互联网与中国人的关系日益密切。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占全球网民人数的1/5,距离10亿网民大关仅有“一步之遥”。
疫情防控期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形式多样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分析认为,鉴于地区国家年轻消费群体庞大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益普及,未来中东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是数十年前相关决定的结果。但是,从那时起,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的政治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德国决策者而言,互联网基础设施未来发展中的三个冲突尤为重要。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已有6年之久,对于全球机构来说,“一带一路”倡议蕴藏着更加开放和切实可行的机遇。 这一结论来自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进展的最新报告,该报告由《经济学人》企业网络组织发布,并由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贝克·麦坚时”)提供支持。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0月8日报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旨在进一步服务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并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技术大国。
域名的存在使人们可以记住网站的位置,而不需要知道特定的IP地址。但是域名需要被翻译成IP地址,以便计算机彼此通信。域名系统是一种非常稳定和高效的协议,但它存在一些漏洞。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威胁是对数字经济的直接威胁。
显示 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