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五河县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县表彰。近年来,五河县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科技创新热潮涌动,创新成果日益丰硕。
为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安徽五河县教体局结合实际,牵头起草了《快乐健身行动方案》,并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近年来,为了持续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五河县大新镇立足本地实际,利用优质的水土条件,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五河县小圩镇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迎新春文体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新春的喜庆和欢乐,开启新一年的美好征程。
2023年1月9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安子口村迪宇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成熟的双孢菇,准备供应市场。
近年来,五河县浍南镇引导群众立足养殖优势,让群众走“羊”路,发“羊”财,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这两天,在新集镇新台居五河县怀森种养殖家庭农场近3000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基地里,2架植保无人机正来回穿梭,均匀地将药液喷洒到麦苗上。
近年来,安徽五河浍南镇引导种植户瞄准“错季”蔬菜走俏的商机,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逐步实现了芹菜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销售市场化,把小芹菜发展成大产业,芹菜种植走出了一条“芹”劳致富路。
为着力破解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近年来,安徽五河县朱顶镇积极实施“送技到田”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精心指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
2023年1月5日,安徽省五河县10万亩沱湖拉开冬季捕鱼序幕,渔民正加紧进行冬季捕捞作业,湖面上呈现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安徽五河县新集镇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与农业产品之间的再生循环,构建长效化粪肥还田利用运行模式,助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
2022年以来,安徽五河县小圩镇坚持把吸引返乡创业就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返乡创业生态,厚植返乡创业沃土,形成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
春运期间,五河县长途汽车站预计投入城际客车76辆,储备客运运力10辆,长途客运车辆42辆,共计投入运力128辆,并视春运情况适时租用加班车辆。
近年来,大新镇不断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一批批优秀的企业落户大新镇,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2年12月22日,在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一灯笼加工作坊,农民忙着制作客户预订的各种款式红灯笼所需材料。
今年以来,安徽蚌埠五河县新集镇把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贷得快、用得好、有成效”的思路,不断推进该项服务健康长效发展。
近年来,安徽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合作社经营,村民流转土地,就近就业方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安徽五河县浍南镇坚持将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和拓宽渠道,做到“三子”联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增质。截至11月底,全镇20个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8.04万元,同比增长38.1%,新增集体经济强村10个。
五河县浍南镇在群众家门口建设了一批小而精的“口袋游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更高品质的活动空间,也提升了镇区“颜值”。
近年来,申集镇做好产业培育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现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显示 474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