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1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增强,希望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携手合作,克服障碍,共同恢复和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秩序。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赫里扎尔·哈兹里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应加强抗疫合作推动经济复苏,并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1日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试探性复苏,但速度不一。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或萎缩2.2%,较今年6月下调了0.6个百分点。2021年有望增长6.9%。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它也给人们提供了解决不平等、社会经济脆弱性和环境问题的良机。本文收集了亚行工作人员和专家的意见,以帮助决策者应对疫情影响,建立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越通社》9月24日报道,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 Ratings)刚对外公布一项报告,其中预期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危机后,越南经济复苏速度将位居亚洲-太平洋地区第二。
亚洲开发银行15日发布《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报告说,中国是亚太地区少数成功摆脱经济低迷的经济体之一,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1.8%,2021年增长7.7%。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0日发布最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年度统计报告,称亚太地区现已成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从2000年的26.3%跃升至2019年的34.9%。
根据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新进展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电气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政府采取了明确的政策行动,并得到了发展伙伴的大力支持,因此取得了重大成功,令人鼓舞。然而,尽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七”的全球电气化目标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但该地区在享受电力供应的全部好处前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
本文概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政策建议。作者表示,由于许多人失去工作和收入、获得粮食的机会有限,疫情严重影响家庭食物消费和营养情况。迅速且全面的政策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保护消费者和公共健康;为生产商保障供应链安全;确保劳动力、贸易和宏观经济政策公平;以及加强区域合作。
近来,不少国际机构发表年中经济展望,在下调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期的同时,认为中国将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复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亚太地区消费和生产市场前景广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可再生能源向亚洲地区提供了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及成为清洁能源转型领导者的机会。但是,要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必须对地区国家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本文从政策前景、投资流量与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角度全面概述了亚太地区五个次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随着亚太地区国际秩序的变化,中等大国可以在该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日益激烈的美中竞争将是其主要催化剂之一。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Paul S. Teng发表题为《疫情之下:保障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确保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供应链。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感染,也没有同时出现感染高峰。这为解决供应链中断提供了机会。
亚太地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0%,在全球28个特大城市中,亚太地区占17个。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做出的决定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脱碳进程。本文考察了中美贸易冲突的持续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政治变化对亚太七个国家的影响。
尽管英国在亚太地区所面临的环境充满挑战,但该地区也拥有巨大的机遇。英国的亚太策略应包括以下七个关键内容:与中国建立务实、有原则的关系;不通过“中国镜头”来界定亚太地区;确定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和优先次序;利用好英联邦这个网络;安全参与与军事部署并行;建立伙伴关系以实现影响最大化;加强战略沟通。
关于经济和世界强国地位,中美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竞争之中。在中美竞争激烈的亚太地区,与对中国的看法相比,人们对美国的看法仍然非常积极。皮尤研究中心在2019年5月18日至10月2日期间对六个亚太国家的调查显示,64%(中位数)的受访者对美国持积极看法,菲律宾和韩国的这一比例最高,分别为80%和77%。
本文重点关注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亚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消费者和企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它们包括:电子交易的分类和衡量相关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国家和多边治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的最小价值。
本文回顾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并研究了技术如何在老龄化经济体中提高生产率的问题。本文还对以下领域进行了研究: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跨境投资、金融一体化、人员流动和次区域合作。
本文研究了亚太地区人口流动的模式和主要决定因素,并探讨了其与经济一体化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分析显示,如果东道国与移民来源国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或者东道国经济中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攀升,东道国与移民来源国之间将出现大量的双边移民。
全球支付科技公司万事达卡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持续保持了亚太地区最大国际游客客源地的市场地位。亚太地区前五大旅行目的地——曼谷、新加坡、吉隆坡、东京和首尔,它们的最大客源地均为中国内地。
显示 112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