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李成钢大使应邀出席国际贸易中心、德国发展研究所、亚太经社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联合主办的投资便利化亚太地区高层圆桌会。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表达了继续对外开放的决心,新加坡欢迎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深化经济合作。
2021年3月11日上午,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万象市联合国之家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局9日发布消息称,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组织宣布由该局制定的《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指南》将于4月1日起正式在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和地区实施,标志着宁波市在实现外轮检查全程“远程化”的基础上,将该机制上升为改变国际海事规则的“宁波方案”。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22日发布的《亚太贸易及投资趋势简报》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全球经济放缓,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14.5%,但亚太地区表现优于世界其他地区。
本书回顾了亚太地区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方面的进展,并探讨如何重塑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以实现更具韧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未来。本文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共产品、贸易和投资,金融合作和区域卫生合作。本书强调,亚太地区应更好地利用区域一体化来发挥潜力,克服诸如新冠肺炎等挑战。
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1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增强,希望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携手合作,克服障碍,共同恢复和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秩序。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赫里扎尔·哈兹里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应加强抗疫合作推动经济复苏,并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1日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试探性复苏,但速度不一。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或萎缩2.2%,较今年6月下调了0.6个百分点。2021年有望增长6.9%。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它也给人们提供了解决不平等、社会经济脆弱性和环境问题的良机。本文收集了亚行工作人员和专家的意见,以帮助决策者应对疫情影响,建立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越通社》9月24日报道,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 Ratings)刚对外公布一项报告,其中预期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危机后,越南经济复苏速度将位居亚洲-太平洋地区第二。
亚洲开发银行15日发布《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报告说,中国是亚太地区少数成功摆脱经济低迷的经济体之一,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1.8%,2021年增长7.7%。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0日发布最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年度统计报告,称亚太地区现已成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从2000年的26.3%跃升至2019年的34.9%。
根据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新进展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电气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政府采取了明确的政策行动,并得到了发展伙伴的大力支持,因此取得了重大成功,令人鼓舞。然而,尽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七”的全球电气化目标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但该地区在享受电力供应的全部好处前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
本文概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政策建议。作者表示,由于许多人失去工作和收入、获得粮食的机会有限,疫情严重影响家庭食物消费和营养情况。迅速且全面的政策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保护消费者和公共健康;为生产商保障供应链安全;确保劳动力、贸易和宏观经济政策公平;以及加强区域合作。
近来,不少国际机构发表年中经济展望,在下调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期的同时,认为中国将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复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亚太地区消费和生产市场前景广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可再生能源向亚洲地区提供了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及成为清洁能源转型领导者的机会。但是,要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必须对地区国家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本文从政策前景、投资流量与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角度全面概述了亚太地区五个次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随着亚太地区国际秩序的变化,中等大国可以在该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日益激烈的美中竞争将是其主要催化剂之一。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Paul S. Teng发表题为《疫情之下:保障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确保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供应链。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感染,也没有同时出现感染高峰。这为解决供应链中断提供了机会。
亚太地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0%,在全球28个特大城市中,亚太地区占17个。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做出的决定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脱碳进程。本文考察了中美贸易冲突的持续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政治变化对亚太七个国家的影响。
显示 118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