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和县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夯实脱贫基础,确保脱贫成效有保障、可持续、质量高。
为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徽省凤阳县充分发挥财政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持、保障作用,紧抓产业扶贫这一关键,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集中力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安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帮扶力度,增强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真正让大家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马店孜镇孙刘村为贫困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光伏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帮扶措施共计259项。同时流转200多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主要种植西瓜、蔬菜等。村里的扶贫车间也引进了一家纺织厂入住,解决村民务工的同时每年为村里带来1.5万元的租金。
安徽全椒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林业企业和大户共发展薄壳山核桃6.1万亩,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夏季又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多措并举,全力发起脱贫攻坚夏季攻势。
今年以来,安徽泗县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创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深入推进就业扶贫,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做好特色产业发展文章。
今年年初,安徽省巢湖市1500万帮扶资金拨付至阜阳市颍东区,拟用于就业、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等多个扶贫项目。2017年,巢湖市和颍东区开展了县域结对帮扶工作。3年来,巢湖、颍东两地沟通日益密切,合作日益加深,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颍东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紧盯作战目标、强化农技指导、开展产销对接,掀起产业扶贫春季攻势。
近年来,中煤矿建集团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林下产业+产业奖补带贫模式,帮助群众脱贫增收效果显著。为130户农户、80户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签订土地流转830余亩,支付土地流转和务工费用约160万元。
安徽灵璧县立足资源优势,根据贫困群众实际能力、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劳动就业原则,帮助基层群众实现了充分就业,拓展增收致富渠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徽泗县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深入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通过政策引领、项目建设、品牌创建、技术指导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夯实产业扶贫根基,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4月13日,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幸福村产业扶贫基地里,70余名工人“全副武装”,他们分工作业,通过打片、点焊、整理、包装等工序,一片片口罩通过流水线作业加工完成。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以多种形式开展扶贫工作,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效果显著,琅琊区现有困难群众229户334人均已脱困。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海井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打造出白茶、菊花、烟叶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对栀子花和栀子果实的深加工,大大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日前,安徽肥东县出台《肥东县疫情防控期间促进特色种养业扶贫扶持政策》,对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园经营主体和自种自养达标贫困户因疫情造成的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等损失给予补贴。
安徽南陵积极行动,在战“疫”的同时,抓好春耕春管,促进产业扶贫,做好防疫备耕两不误
针对农产品滞销、群众买菜不便两难问题,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携手电商,打通农产品与市民餐桌之间的畅通渠道,在确保市民菜篮子供给稳定的情况下,农产品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情景。
显示 47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