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奥瓦大学校长布鲁斯·哈雷德不久前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采访前,哈雷德首先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精心收藏的“全家福”照片,在粲然微笑的一家三代人之间,两张亚洲面孔格外引人注意。
12月22日,奥朗加巴德市安倍德卡尔大学张灯结彩,由安倍德卡尔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印文明对话”活动在此举行。这是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
12月21日晚,印度海外印人中心名流汇聚、嘉宾云集。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开幕式暨中印文化之夜在此举办。主持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出席。
世界旅游联盟招待会近日在北京举办,23个驻华使馆、24个境外旅游机构驻华办事处、53个世界旅游联盟境内外会员单位、世界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代表出席。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峰会6日在香港举行,约80位来自中国和英国共18所高校的学者和代表参与。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为期3天的峰会以“中国与人文”为主题,是“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的年度活动,旨在推进院校之间的合作,深化并巩固联盟成员大学之间的人文交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并对比利时进行工作访问。近年来,中比两国不仅政治交往频繁,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更是蔚然成风,为双边关系增添了无限活力。
9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9月28日至29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同中国合作程度最深、领域最广、成果最实的中东国家之一,是中国同广大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开展相互尊重、务实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两国不仅在经贸务实合作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人文交流领域也硕果累累。
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在去年11月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李克强总理在就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出的五点建议中专门将“做深人文交流”列入其中。
“跨越大洋的纽带”——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大使论坛20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办。与会者认为,中拉近年来在人文交流方面亮点频现,孔子学院作为一家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非营利机构,在推动中拉人文互学互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欧洲议会议员、欧中“一带一路”文化与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伊什特万•乌伊海伊表示,当前国际社会民粹主义来势凶猛,联盟势力不断削弱,地区间冲突火药味加剧。在此背景下,各国间增进互信、凝聚共识需在人文交流上下功夫。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与会专家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文交流,将有效地增进互信、凝聚共识,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构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中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
融入和平发展潮流,拓展国际人文交流新渠道。继续推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友城结好工作,全面深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借鉴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成功经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一批中外合作大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青年人才的互动交流。大力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活化石”成为宁波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一带一路”倡议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丝线,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联结在一起。如今,越来越多的丝路沿线国家不断开展人文交流,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开始深入了解对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9月27日是“孔子学院日”。连日来,全球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举办多种庆祝活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人文交流。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在河内举行了首届中文歌唱大赛决赛,来自越南的1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显示 118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