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受中外利差、基本面恢复良好等因素影响,本轮人民币升值或已经开启中长期升值周期。
记者27日从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获悉,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国庆中秋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迎来节后补涨,上涨近千点。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连续多日单日涨幅超过300个基点。今年三季度,在岸人民币创下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涨幅。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增加将促进人民币的使用,从而令其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中白工业园扩大人民币使用调研座谈会。
广西金融学会、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收付继续大幅增长,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4087.08亿元,同比增长34.71%。该报告是我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公开发布的人民币区域性使用报告。
中国—东盟金融开放合作研讨会暨《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发布会1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报告显示,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例创历史新高,延续净流入态势。
8月29日,埃及经济学家易卜拉欣·纳瓦尔在《阿拉伯圣城报》发表题为《人民币稳步走上通向国际化的道路》的文章,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成就,包括美国运通获准在中国大陆开展银行卡清算业务、中国债券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以及中国呼吁将人民币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的结算货币等内容。
受我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程度较美国、欧洲等国均处于领先位置,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得到较大幅度升值;但由于当前国际关系因素,带来市场悲观预期,致使人民币汇率承压,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呈现双向宽幅震荡趋势。
人民币又“涨价”了!截至9月3日16时30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报6.8355,达到了2019年5月中旬水平。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消息,8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605,上调286点,中间价升值至2019年7月2日以来最高。
中国银行业协会26日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2020)》称,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出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保持持续增长,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比例继续提升,证券投资领域跨境结算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在全部跨境结算中占比继续提升等特点。
在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指出,前7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3.1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记者:杨牧 赵博 编辑: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怎么样?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呈现。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继续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其稳健步伐的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信心。
业界指出,数字人民币或将在培养数字人民币使用粘性的同时,为未来数字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和金融结算场景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申万宏源研究院认为,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影响,人民币汇率或将小幅回升,年内仍然以上升趋势为主。
今年是“8·11”汇改5周年。5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专家认为,汇改最大的成效是使人民币汇率机制成为应对外部强烈冲击的“减震器”。
今年是“8·11”汇改5周年。5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专家认为,汇改最大的成效是使人民币汇率机制成为应对外部强烈冲击的“减震器”。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全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净流入3606亿元。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已再上新台阶。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非常好。
显示 337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