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6月1日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接近60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绿色债券,其中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额由2023年1月时发行的1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50亿元人民币,并首次增设10年期人民币债券。
香港特区政府5日宣布,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57.5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绿色债券(绿色债券)。本次三币发行为亚洲最大的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债券发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10月24日分别宣布将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欢迎。
受美元指数连日走高的影响,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货币不断贬至年内低位。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则坚挺得多,对比其他非美货币表现得更为稳定。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外汇市场总体形势平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近日,债券通相关统计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663亿元至4.07万亿元,连续10个月上升。
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在2021年末站上了又一个重要整数关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4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5%。
境外机构连续加仓人民币债券,有三方面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固,为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美利差维持在高位,境外机构有继续增持的动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数据显示,到今年7月底,境外机构已连续32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境外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热情有增无减。中国金融体系整体较为健康,估值泡沫相对于海外市场而言较小,人民币债券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绝非偶然。
2月3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425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挂牌。此次挂牌,是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首次挂牌,全球投资者可以通过新交所平台了解国开债发行信息,挂牌债券期限覆盖1、3、5、7、10、20年期,发行利率分别为2.78%、3.19%、3.38%、3.44%、3.69%和3.98%。
在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仍处高位、人民币汇率表现稳定、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当前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热度不减。
总部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下称金砖银行)7月7日介绍,金砖银行近日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2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债券,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3%。同时,金砖银行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再次发行债券。
随着6月全球疫情再度扩散,人民币债券的避险属性再度升温。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6月债券托管量最新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达到21960.11亿元,较5月份增加约830亿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3日在中华(澳门)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债券挂牌上市仪式,宣布向境外发行3年期人民币债券,规模总计10亿元。
记者10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当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顺利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据悉,此次发行是对2018年7月份2年期和5年期国债的增发。
国家外汇管理局28日发布数据,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8705亿美元,较3月末增长270亿美元,增幅1.5%。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26日宣布,匈牙利发行1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4.85%。
显示 1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