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重塑巴基斯坦能源行业的关键角色,显著提高了巴基斯坦的产能和基础设施。应鼓励中国私营部门投资可再生能源,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内外解决相关障碍,确保有序、公平的绿色转型。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金融未来的政策目标应侧重于促进可持续技术进步。
8月2日,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300余位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齐聚一堂,为碳中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日前,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在金融城“实现净零峰会”上介绍了中国银行在推动中英两国实现“净零”目标以及金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了中资金融机构对英国绿色转型的贡献。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作为奶业唯一代表,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受邀出席年会,并在“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分论坛中,分享了伊利引领中国奶业绿色发展的经验。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低碳转型。这种影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不断增加的绿色创新来实现的。
本文的中心目标是评估亚洲经济体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贸易机遇和挑战。为此,作者对1990年至2019年亚洲开发银行亚太地区成员经济体的绿色贸易模式进行分析。
全国碳市场自今年7月16日鸣锣开市,平稳运行至年底,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截止日期临近,碳交易日渐活跃。稳健发展的全国碳市场,正逐步让碳管理、碳技术等低碳理念热起来。展望未来,随着锚定“双碳”目标的实践持续、稳步推进,将打开更为广阔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二十国集团成员需要相互协调,促进有序的低碳转型。各成员尤其应关注自身转型对全球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体系的转型及其对欧盟能源和国家安全、战略主权和地缘政治雄心的具体影响。
“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结构化解析,可以系统性把握各个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难点、主要特征和实施进程,厘清重点减排部门与减排地区的脱碳路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碳中和关键问题,为各地碳中和工作的科学部署提供价值参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近日线上受访时说。
中国对碳中和的承诺是当局将经济从出口和高碳产业转向服务业和环境保护的一大力证。是否有投资机会能够利用中国的这一转型?箭头确实指向那个方向。
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贸易和投资持续展现强劲活力的同时,不断拓展清洁能源等新的合作领域,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推出一批绿色制造新技术和绿色新产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
如果让公平、发展和保护气候在政治上可行的唯一方法是让富裕国家大规模提供低碳、低成本的新技术,那么这些国家就需要迅速行动起来开发这些技术。高收入国家应该迅速、充分脱碳。中上收入经济体也必须迅速、积极减排,这既可以直接限制未来气候变化,也可以进一步刺激全球对低碳创新的需求。
据韩国NOCUTNEWS 7月29日报道,被称作“大烟囱”的石化产业正在顺应全球“脱碳”趋势开展低碳转型,未来韩国石化企业将重点加大绿色投资。
“绿色能源在加速产业转型的同时,也在金融领域孕育着变革。”“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潜力巨大。”日前,安永发布的《双碳背景下中国能源行业转型之路》(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技术助力、金融支撑及政策扶持是中国能源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近日,中国能建在京发布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白皮书透露,中国能建将加大新能源“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开发力度,积极进军储能等新能源相关产业,同时将成立专业化氢能公司,全面布局氢能产业链。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析,全球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全部建筑物能耗的50%。在全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更绿色高效,已经成为制冷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
显示 2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