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赋予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极大提振了全球商界的信心。
据南京海关、江苏省贸促会统计,2022年上半年,南京海关和江苏省贸促会共为江苏省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57万份,签证出口货值195亿元人民币。预计相关企业享受RCEP其他成员国关税减让超1.5亿元人民币。
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近日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家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业务伙伴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
2022年下半年,欧洲企业信心跌入谷底。由于能源价格突破纪录和需求放缓,该地区三分之一的大型工业企业预计将停止或缩减在欧盟的业务。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市场主体受到一定冲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有约1.6亿市场主体。展望下半年,需要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今天下午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7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折合美元同比增长30.9%,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
7月2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开幕倒计时100天。目前,各国企业踊跃报名参展,签约企业参展面积已达规划目标,引发外媒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德国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称,德国企业信心在6月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涨幅。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0日宣布,保持美元利率水平在0%至0.25%不变。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表示,近期资金持续流入港元体系,显示了市场对香港金融体系和港元的信心。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但国际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认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多项政策出台实施,中国经济有望稳步回到正常增长轨道。
孟加拉国访华学者莫斯塔克·阿赫迈德·加力布博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影响有限,他对“一带一路”项目按计划推进充满信心。
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教授哈桑·阿布卡斯莫夫近日在首都塔什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他对中国经济和市场有信心。
新年伊始,挪威海产局将携手挪威海产业和当地合作伙伴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并将重点发力消费市场,强化与中国消费者的沟通,在2020年挖掘更多市场潜力。
为防控疫情传播,国际邮轮公司近期取消国内各大港口航次,但不会从中国市场退出,坚信疫情将最终被战胜并期望早日重返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日表示,IMF支持中国政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济韧性“充满信心”。
日本央行13日发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日银短观)显示,受世界经济前景不明等因素影响,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从9月的5点下降至12月的0点,连续4个季度恶化。
信心、开放、担当——盘点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这三个关键词清晰醒目,在世界经济走到十字路口的当下,标注历史,启迪未来。
据南非每日商报网站1月18日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本周四表示,南非政府正在实施的改革举措如财政中性的经济增长刺激计划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固公共财政并带动经济增长。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习近平主席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以大海作比,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和坚定信心。
土耳其财政部长贝拉特·阿尔巴伊拉克16日召开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介绍政府应对本币里拉贬值举措,并表示不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