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西藏全区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27日在拉萨举行。发布会称,上半年,全区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服务提升、纾困显著、成本下降、风险可控”的特点。
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金融工具改善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问题,改进贷款服务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上半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接连落地,引导金融活水更好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中国经济正在逐步企稳回升。
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央行12日发布的金额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797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结构优化,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12月9日,据央行披露,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多增1406亿元。整体来看,11月广义货币增长和新增社融略超预期,新增信贷基本与预期相符,体现了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信贷逐渐趋向紧平衡,但结构优化仍然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截至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9%。
显示 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