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在G20仍有较大影响力,西方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相关国家债务重组机制中的地位仍较强势。专家建议,我国宜借非盟加入G20这一契机,妥善、及时处理好债务问题,加大对非工作力度、调整对非合作模式,维护中非合作大局,在国际多边机制下团结非洲乃至“全球南方”,扩大利益交集。
过度负债可能会成为问题,但并非一项中国战略的产物。相反,要归咎于债权人和接受国“需要与贪婪”的结合。日本和其他国家应关注这些持久问题,而不是“一带一路”倡议。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8日举行视频会议,与会官员同意考虑延长12月到期的最贫困国家债务暂缓偿付期,并将根据新冠疫情发展等情况于今年下半年作出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与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10日表示,低收入经济体应警惕债务问题,在遏制债务脆弱性和促进投资之间取得平衡。
随着货币政策放宽,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希望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提供更多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等私营企业。这似乎意味着始于2017年中期的去杠杆化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作者认为中国的债务问题不会构成任何危机级别的威胁。
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债和家庭债水平过高一样会引发严重问题,而亚洲国家政府忽视了这点。总之,亚洲决策者应对企业债和家庭债水平的快速提高予以重视。无论成因如何,金融危机都让人痛苦。
本文提供了14个太平洋经济体的最新发展情况,探讨了该地区的热点政策问题,并提出了2019年的全球预测。其中包括14个太平洋经济体的经济环境、国家经济问题和具体政策概要。
过去十年中,全球金融市场达到历史最高点,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然而,现在的经济繁荣高度依赖宽松的经济政策,一旦政策转向将会导致全球经济动荡。
尽管G20做出努力,但债务和赤字仍然很高。本文探讨的问题是,G20机制下的协调工作是否有助于减少债务和赤字。
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是财政监督的标准工具,也是决定是否提供财政支持的工具。鉴于未来债务路径的不确定性以及主权债务违约的巨额成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应被视为互补而非替代。
低收入国家不断增加的债务脆弱性逐渐成为棘手问题。造成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商品价格下跌、财政收支平衡恶化、赤字和腐败等。这为资助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了挑战。本文作者提出了针对这些不可持续的现象可以采取四种方式。
英国智库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最新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非洲经济透视”报告指出,对于目前被热议的非洲债务问题,应一分为二客观看待。
2007年中期危机后,先后发生的危机和应对政策的结果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欧元区政策框架的不可持续性。银行主权的恶性循环首先在2009年被观察到,随后在2011年和2012年早期被广泛认识到。最为有效的倡议是2012年中期发起的银行联盟倡议,但是该倡议仍不完整且需要加强。
尽管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看,2017年对于欧元区而言是一个好年头,但不确定性依然伴随着意大利。该国可能无法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建立新的可行政府。如果意大利政府离开欧元区,意大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务将崩溃,从而危及意大利公民的银行存款。
今年距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已10年。回望来路,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认为,当前必须警惕货币和债务问题酿生新的危机。
当前非洲国家外债比率可控,但部分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面临风险。报告呼吁非洲各国政府在打击非法资金流动的同时利用跨境汇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模式助力发展,以避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非洲债务危机重现。
显示 1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