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以“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云端专题论坛举行。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举办。
24日,以“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云端专题论坛举行。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举办。30多位前政要和智库学者参加论坛,共同呼吁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提高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能力,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7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击疫情。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仅采取果断措施较快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而且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了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与“一带一路”共建各方保持定力、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分享抗疫信息和技术创新成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这是合作共赢、平等互利的朋友圈,也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朋友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与“一带一路”共建各方保持定力、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分享抗疫信息和技术创新成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2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通电话。
“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7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眼科医院举行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在未来几天,中方专家将为当地患者实施上百例白内障手术,还将与乌方同行开展公开课、学术交流等活动。
卫生健康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东盟在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大有可为。
“巴马论坛——2017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12月7日在广西河池巴马开幕。论坛以“大健康 大旅游”为主题,围绕医疗保健机构与旅游服务企业的合作、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国际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等相关议题分主论坛和分论坛展开国际性交流探讨,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
本届巴马论坛的主题是“大健康、大旅游”。旅游和健康都是幸福产业,旅游促进身心愉悦,具有天然的健康基因;医药保障身心健康,是旅游业独特资源。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桥头堡,正加快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区域内传统医药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在29日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中的平行主题论坛——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上,与会嘉宾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紧抓“健康丝绸之路”契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机遇。
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通过开放跨地区和大洲的贸易和思想交流,“健康丝绸之路”将建立中国医药企业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的经济合作关系,也将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稳定市场发挥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企业的全球性影响力。
11月29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平行主题论坛: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在广东珠海举办。此平行论坛邀请国内外学界和商界在这一领域进行交流,从生命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角度探讨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在29日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中的平行主题论坛——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上,与会嘉宾介绍了“健康丝绸之路”领域的成就,对“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中医药领域务实合作表示赞赏,并就进一步加强医疗领域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议。
“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指出,要深化卫生务实合作,增进沿线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了卫生合作机制,“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成效初显。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下一步应在交流平台、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促进“一带一路”医疗卫生合作走向深入。
显示 37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