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网近期发表题为《元宇宙在中国:创新竞争的“高地”》的文章称,“希壤”是中国首批元宇宙平台之一,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去年年底推出了这款产品。据报道,“希壤”可同时容纳10万名用户借助虚拟现实(VR)眼镜等设备,通过替身在这个数字宇宙中互动。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实习生Jacqueline Lee在《元宇宙的海市蜃楼》一文中表示,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于2021年10月28日宣布Facebook更名“Meta”,该公司正推动开发“一种让用户可以亲历而不只是旁观的实体化互联网”,此举引发世界范围内引发对元宇宙相关活动的热潮。
元宇宙是一个进程,而不是一个产品。和所有重大创新一样,它既是宣传炒作,同时也是承诺和预言。
元宇宙就在人们面前,很快就会像TikTok、Instagram和Facebook一样无处不在。随着技术进步给人们带来新沉浸式和想象的世界,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必须提前迎接这些新机会。
北京为成立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开了绿灯。该委员会汇集了来自学术界和商界的成员,预计会加速该国的技术发展,包括打造新的虚拟世界网络。
通往元宇宙的道路将是漫长而曲折的,尚不清楚的技术创新将构建其进程,并在不断演变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开辟新的利基市场——边缘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应被排除在外。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一些州已经对Meta公司的虚拟现实耳机Oculus展开调查。他们认为,Meta公司35%的销售额占市场主导地位,该公司利用这一地位压制竞争对手。上述调查至少存在3个基本问题。
中国的元宇宙将如何演变?清朗、监管、合规和无加密,这是专家们的看法。
中国政府开始拒绝各种与虚拟世界相关的商标申请。由于2021年以来的相关商标申请热潮,政府正采取措施防止企业滥用注册程序。据天眼查数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拒绝了多项包含“元宇宙”一词的商标申请,这些申请发起方包括网易、爱奇艺和小红书。
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元宇宙的潜力。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于佳宁说:“元宇宙成为新一轮全球数字创新竞争高地。”他认为,即使这一概念仍处于起步阶段,它也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大事件。
虽然元宇宙令人兴奋且充满未来主义色彩,但其所投射出来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只是海市蜃楼,人们不应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在寻求有效监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1年10月,Facebook宣布将以元宇宙为重点,并更名为 Meta,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埃隆·马斯克嘲笑这一决定,称人们不会愿意用虚拟世界取代物理世界。但比尔盖茨表示,大多数办公室会议将在2-3年内在元宇宙中举行。盖茨是对的:元宇宙不可避免,将像万维网一样具有价值和颠覆性。
在2021年的科技界,“元宇宙”是个引发轰动的词。从微软到英伟达,从腾讯到英佩游戏公司,许多企业最近都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这个似乎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形态的开发。在这个未来的数字空间里,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一个化身沉浸在一个虚拟的宇宙中,还能访问不计其数的服务。
11月初,首尔市政府宣布将打造公共服务元宇宙平台——“元宇宙首尔”,计划耗资39亿韩元,最晚将于2022年年底建成,后续将分三阶段引入元宇宙生态系统,涉及市政管理的各方面服务,涵盖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和市民投诉等板块。
随着元宇宙本身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朝着具象化转变,元宇宙火热态势不减。作为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聚合平台,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及元宇宙产业委员会近日揭牌,并发布《元宇宙产业宣言》。
显示 5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