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对中国产品依赖高、低价倾销视为导致欧洲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处境“岌岌可危”的主因,对我光伏产品采取“双反”等“去风险”手段的可能性上升。我国光伏企业应高度警惕,加强合力,实现在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内17家光伏厂商25日至26日通过中国建设银行搭建的“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参加了波兰首届太阳能博览会(Solar Energy Expo),借助此次博览会将国际领先的中国光伏产品介绍给欧盟客户。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制造端增长强劲。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吉瓦、同比增长43%,电池片产量209吉瓦、同比增长42.2%,组件产量191吉瓦、同比增长46.9%。
2021年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198吉瓦、182吉瓦,这四个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
当地时间2021年5月1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泰国和越南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19日到访比利时,对隆基参与建设的多个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回访,并与当地项目业主、新能源企业及投资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关于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的众多话题。
太阳能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11日在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清洁能源国际合作——践行共同的责任”主题边会上表示,光伏+储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对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保障关税。鉴于印度有机会获得中国提供的能源过渡补贴,印度政府引入保障关税似乎是不合理的。这项政策是一种市场干预,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
世界贸易组织20日发布的一份美国和欧盟共同提交的文件显示,双方未能就美国未来可能针对进口自欧盟的光伏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达成一致意见。
特朗普政府决定提高进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关税。正如中国外交部长在回应这项贸易决策时所指出的那样,此举也遭到美国多个地方政府和下游企业的强烈反对。看到推广太阳能的各州是否会应对这项关税决定,将会很有趣。该决定的波及效应可能对能源行业产生其它影响。
针对美国近日对进口光伏产品、大型洗衣机等发起的全球保障措施调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23日发表谈话指出,这是美国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中方将与其他世贸成员一道,坚决捍卫自身的正当利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2日宣布,经总统特朗普批准,美国将对进口洗衣机和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保障性关税。这一罕见的单边主义做法引发各界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担忧。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10月31日就进口光伏电池及组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贸易救济措施建议,以限制相关产品进口。这一决定引发美国太阳能行业普遍反对,认为很可能导致“双输”结果。
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中国·扬中)16日在江苏省扬中市举办,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席施正荣在会上表示,为了不同市场的应用,光伏技术不仅仅是转化效率和降低成本,未来针对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创新等领域都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针对欧委会拟继续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措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20日发表谈话指出,欧盟应尽快彻底终止这一措施。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