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跨多个关键部门的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至关重要。这在汽车行业最为明显。由于半导体元件短缺,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都暂停或减少了汽车生产。由于这些短缺可能不会很快消失,行业专家和各国政府正在考虑各种应对措施来解决汽车供应链的安全问题。
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物流不畅……如何解决眼下全球供应链困局,加大在中国本地化生产与创新研发力度或许是一剂良方。
据越南《工贸报》8月27日报道,越南南部地区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占全国62%,目前正在遭受新冠疫情强烈冲击。
据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1.66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5%,增速为10年来新高。中国最新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商品畅销国际市场,魅力何在?外媒纷纷寻找答案。
提起电子商务,普通消费者一般首先会想到零售业务。实际上,电商领域里企业对企业(B2B)业务所占的份额远高于网络零售(B2C和C2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B2B电子商务价值占所有电子商务的82%。
6月17日—6月18日,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大会邀请了知名学者、经济学家、驻华使馆参赞、跨国公司高端等专家参加,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版图》《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供应链风险版图》,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国别招商、融资政策、海外安保等指引和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彰显危机时刻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如今,没有一个自由民主国家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在本国内开发并满足其所有的需求,也没有一个自由民主国家能用其战略储备覆盖所有人口的需求。各国政府必须与私营部门合作,来应对危机。这也可以在多国层面上实现,反映出各国需求相互关联以及企业的全球化运营模式。
近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阻塞运河近一个星期,通过这条水道的全球贸易因此中断。值得庆幸的是,“长赐号”已摆脱搁浅。世界应为未来出现类似事件作准备。全球供应链应进行反思,并准备应对类似挑战。
经过连续数天救援后,3月23日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的“长赐号”重型货轮已于3月29日成功起浮脱浅,运河航道复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货轮搁浅?谁应承担此次事故的责任?谁来为全球供应链生态的脆弱“买单”?搁浅事故后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
新冠大流行带来的新的运输难题正在拖延美国农产品出口、阻碍制造业生产,并且可能导致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许多中央企业的海外项目受到了影响。但这些企业克服万难,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坚持生产,保证了项目的持续稳定推进,也为全球供应链秩序恢复作出积极贡献。
500亿、600亿、700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从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实现了“三连跳”。今年人均快递量已达50件,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中国快递业的表现分外亮眼。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国内消费回暖的直观体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
9月17日上午,越南胡志明市工贸厅与胡志明市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和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行了2020年制造业配套采购洽谈会。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杜胜海日前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已对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全面影响,其中因全球供应链被打断,手机、电子、电脑、纺织品服装、制鞋和汽车等行业遭受的影响较为明显。
越《人民报网》9月16日报道,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杜胜海日前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已对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因全球供应链中断,手机、电子、电脑、纺织品服装、制鞋和汽车等行业遭受的影响最为明显。
永旺、沃尔玛、Central Retail和MM Mega Market等国外分销商对越南优质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这也是越南产品和企业逐步深入全球供应链。
英国智库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师大卫·拉米雷斯日前在该研究所网站发表评论文章说,新冠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将加快重组,中国仍将扮演“关键角色”,各国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脱钩”不切实际。
《联合早报》8月30日报道:在冠病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正经历巨大转变,新加坡必须在这轮大洗牌中乘势而上,抓准关键“穴位”,让下一代人处于更强竞争优势。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继续蔓延,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经济稳步恢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稳定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显示 7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