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球经济——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今年将增长3.0%,明年增速可能略低,为2.8%。与6月份的预测相比,秋季预测将2023年的增长率上调了0.2个百分点,将2024年的增长率下调了0.2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回升至3.2%。
中国将在后疫情时代重振全球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博会也必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2023年秋季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经济有可能软着陆。
2023年9月版《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发布之际,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正在放缓,经济不确定性仍在继续。尽管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似乎有所缓解,但前景依然黯淡。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7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相对低迷,这两年全球GDP预计将在2%左右,低于新冠疫情前的五年的平均水平。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道路将会崎岖不平。
过去几年,全球经济显著恶化,地缘政治分裂不是原因,至少不是唯一原因。然而,与其他外源性负面冲击重叠,它对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加剧。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5.25%至5.5%之间,把利率推升到22年来的最高水平。
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在2022年增长3.3%(大致与中期趋势率一致)之后,预计2023年和2024年全球产出将分别仅增长2.8%和3.0%。
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去年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国提出的理念、倡议在弥合全球发展鸿沟、推动各国共同繁荣、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全球贸易以及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数据表明,2008-09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进程放缓。过去五年,全球大型经济体政策环境和公众情绪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美国和欧洲经济放缓之际,中国经济的复苏料将提振全球经济。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3日警告,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长期停滞,造成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更严重的损害。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塔里克·苏努提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通过共建基础设施、构建互利共赢伙伴关系,助力参与方实现发展,促进双边和多边关系。
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激进加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连日来剧烈波动。26日,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大幅上涨,主要股指和能源价格显著下跌。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强收缩”政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放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器和工业化的激励器,它进一步增加了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经济走廊、大规模工业化以及消除贫穷等方面的机会。
最近数月,从阿根廷到突尼斯,从德国到土耳其,多国通胀水平高企,物价节节走高。这与美国货币政策激进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息息相关,再次凸显美元霸权扰乱全球经济之害。
由于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前景继续承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7日大幅下跌逾5%,跌至今年1月以来低点。
近期,一些西方媒体炒作和中国“脱钩”。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是世界供应链和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与中国合作而非脱钩才是全球经济发展大方向。
继通货膨胀飙升至40年来最高水平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前两个季度连续出现下滑,加剧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显示 51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