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在冬日草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之际,内蒙古开启冰雪旅游季,邀请游客观赏冰雪美景、体验民俗文化。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今年10月,内蒙古动力煤平均坑口结算价格为214.20元/吨,环比上涨2.74%,涨幅缩小1.17个百分点,涨势趋缓并日趋稳定。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内蒙古将挖掘和整合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以特色文化为主题,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以景区(点)、特色村镇和营地驿站为支撑,培育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文物保护人员近日起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唐代大同城遗址进行加固保护。
金灿灿的麦田里,农民伯伯收获着丰收的喜悦;黄绒绒的草场上,牧民阿爸演奏着欢快的打草曲;五彩斑斓的林海绽开着令人心醉的微笑;浩瀚的沙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流淌的湖水轻吟浅唱着美丽的爱之歌;草原怀抱中的牧村,整齐、利落、充满生机,歌颂着草原的美和丰足……
记者29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在全国胡杨林分布最为集中的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进入最美季节之际,内蒙古将于9月30日至10月16日开行旅游专列,邀请游客欣赏胡杨美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与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北京签署协议,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区协同机制。
内蒙古首个校地企合作”BIM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呼和浩特市揭牌成立,该基地由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这一举措开创了内蒙古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将助力智能城市的打造。
青铜器、活字印刷术摇身一变成为文创产品,旅游、科技与文化叠加产生更多元的体验……9月23日开幕的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上,文创产品突破文化领域,将影响力扩展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体现出文化创意+推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
据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甘其毛都口岸开放八年来,累计进口蒙古国矿产品9144万吨,货值122亿美元。甘其毛都口岸是我国一类陆路边境口岸,毗邻蒙古国南戈壁省有“中国脊背上的聚宝盆”之称的塔本陶勒盖煤矿,奥尤陶勒盖铜矿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铜矿。
提起沙地,人们总会联想到干旱的不毛之地。然而,在沙化面积超过总土地面积40%的赤峰市翁牛特旗,沙地却成了农牧民心中的“生金之地”。
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不仅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大森林和大湖泊,也同样有着大片的荒漠化土地。内蒙古最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当地荒漠化土地面积超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1.5%,是中国的“荒漠化重灾区”。
三月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春寒料峭,荒夷满目。但在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工地上,铲土机轰鸣,数百辆运土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喷灌设施如一条蜿蜒的蛇爬上沙丘,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治沙景象。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迅速,前七月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其中,出口118.6亿元,增长40.8%;进口254.0亿元,增长41.1%。
近年来,发展生态已成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识。当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伊泰集团早已落子生态建设,为产业升级寻找新动能,为公司发展寻找新思路。
作为首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蒙古满洲里借助综合保税区、互贸区的建设以及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聚集地。
本届展会以“绿色理念、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主题,以“展示成果、促进贸易、推动发展”为宗旨,全面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名优绿色食品,提升自治区、包头市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农产品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农牧业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2016年,内蒙古各口岸货运量达7887万吨,进出境532万人次,是沿边开放之初的数十倍;粮油食品、五金矿产、机械设备等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铁路、公路、航空三网优势齐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近年“一带一路”建设逐步展开,自治区从创立之初地区生产总值仅5.37亿元人民币已增至2016年的18633亿元人民币;从“以货易货”方式的简单对外贸易到外贸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内蒙古携“开放”“创新”双翼,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
显示 385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