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不断,农产品贸易往来日益热络,农业技术交流频繁,双方农业合作正跨越空间限制,促进“良性循环”。
记者从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获悉,“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于当地时间7月6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主办,旨在探讨“一带一路”下的国际农业合作。
以色列16家农业与水科技企业29日来到兰州,与150余家甘肃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农业与节水开展“旱旱合作”。
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
满载着哈萨克斯坦油脂和小麦的中亚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入西安国际港务区,用不了多久,这批由中方提供种子和田间管理技术、在哈萨克斯坦种植并收获的优质粮油将进入广大中国家庭。
“打造中国品牌对‘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合作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农作物品种与农业技术“走出去”将迎来重要契机。
赞比亚外交部长哈里·卡拉巴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赞比亚期待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的合作。
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萨金塔耶夫认为,向中国出口食品等农产品潜力巨大。将来,中国有望成为哈萨克斯坦肉制品出口的巨大市场。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质优价廉,中国从哈方购买农产品将会给哈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商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实施,当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的农业合作正向深层次、多领域推进。与此同时,农企“走出去”受困成长烦恼、目的国投资环境约束较强、人才和信息市场建设不足,仍是当前制约彼此农业合作的主要短板。
显示 11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