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什么是“一带一路”?刘卫东表示,“一带一路”一定是遵循丝路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合作合作再合作,政府要有能力进行合作,政府要有意愿进行合作。
4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记者围绕报告有关情况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
刘卫东:今天理解“丝绸之路”应该是沿线各国共享的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并非要恢复这些古代贸易线路,而是要建设一个我国与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国际区域合作平台。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个词汇。但是,“一带一路”并不是要重建历史时期的国际贸易路线。显然,“一带一路”使用的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即和平、友谊、交往、繁荣
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一带一路”等中国倡议拉动区域经济合作、增益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断受到与会者热议。围绕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新形势下,各国亟待突破思维定式,摒弃陈旧模式。“一带一路”作为创新国际合作的典范,有利于把世界经济引入均衡、普惠、共赢的新境界。
显示 5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