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办。
为有效支撑“长安链·协作网络”运行,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已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启动建设。平台建成后可支撑超过100万个节点、每秒处理交易峰值突破100万笔的超大规模区块链网络运行。
6月9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船级社共同主办的2021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期间成功启动,来自国内相关企业、咨询研究机构、金融保险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及嘉宾参加了论坛。
为期6天的“北京市外贸进出口线上展洽会(东南亚/南亚专场)”2日在京举行开幕仪式。
5月31日,2021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从数字经济到数智时代”中欧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丰台举办。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恒动氢能的氢能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将建成氢能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百万千瓦级氢能新兴产业基地,并形成年产万台(套)产品的产能。
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和候任主席国,将认真履行责任义务,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北京肩负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任,“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 观察“北京样本”,可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探索、提炼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北京海关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达677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8.7%。其中,进口5483.6亿元,同比增长9%;出口1290.1亿元,同比增长7.2%。
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2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记者25日从北京消费季媒体通气会获悉,“2021北京消费季”将于4月28日正式启动,目前已梳理形成近千项促消费活动。
北京市要抓住市场机遇,吸引数字贸易要素集聚,通过“两区”的制度创新与开放优势,建立完善、合理的生态治理规则,使北京数字贸易生态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更大的市场收入前景、更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小的市场性交易费用、更强的比较优势,提高对外部吸引力,形成一个市场主体互为依赖的国际一流数字贸易港。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新设外资企业379家,同比增长36.3%;合同外资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等重要项目正在按节点加紧建设;北京环球主题公园进入开园前的关键阶段,周边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工程等正在收尾。
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
记者14日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日前北京市正式批复由北京市经信局和北京经开区联合制定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
作为全球四大国际机床展之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12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这是受疫情影响国际知名机床展停办后,首先恢复的国际机床工具展览盛会,昭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日前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贸易数字化峰会上获悉,2021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开发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社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等三大片区,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有望今年年底封关运行。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参展厂商1300多家。“互联网+印刷”、智能机器人、绿色印刷材料等智能印刷“黑科技”将亮相展会。
显示 729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