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恒动氢能的氢能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将建成氢能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百万千瓦级氢能新兴产业基地,并形成年产万台(套)产品的产能。
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和候任主席国,将认真履行责任义务,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北京肩负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任,“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 观察“北京样本”,可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探索、提炼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北京海关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达677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8.7%。其中,进口5483.6亿元,同比增长9%;出口1290.1亿元,同比增长7.2%。
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2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记者25日从北京消费季媒体通气会获悉,“2021北京消费季”将于4月28日正式启动,目前已梳理形成近千项促消费活动。
北京市要抓住市场机遇,吸引数字贸易要素集聚,通过“两区”的制度创新与开放优势,建立完善、合理的生态治理规则,使北京数字贸易生态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更大的市场收入前景、更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小的市场性交易费用、更强的比较优势,提高对外部吸引力,形成一个市场主体互为依赖的国际一流数字贸易港。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新设外资企业379家,同比增长36.3%;合同外资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等重要项目正在按节点加紧建设;北京环球主题公园进入开园前的关键阶段,周边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工程等正在收尾。
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
记者14日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日前北京市正式批复由北京市经信局和北京经开区联合制定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
作为全球四大国际机床展之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12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这是受疫情影响国际知名机床展停办后,首先恢复的国际机床工具展览盛会,昭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日前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贸易数字化峰会上获悉,2021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开发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社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等三大片区,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有望今年年底封关运行。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参展厂商1300多家。“互联网+印刷”、智能机器人、绿色印刷材料等智能印刷“黑科技”将亮相展会。
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7年,北京初步建立起“制度完善、市场规范、交易活跃、监管严格”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为帮助国际创业者、来华留学生、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更好地了解自贸区政策,国际人才交流论坛暨“机会实验室”第一场活动——“探索自贸区外籍人才发展机遇”31日在北京CBD国际人才港举办。
记者31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部门以“缅怀·踏青”为主题,依托北京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26条涵盖红色地标、红色遗址遗迹、可移动红色文物、红色文化纪念馆的“漫步北京清明节红色旅游主题游”线路。
中国品牌“励志100”行动 3月31日在京启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28日起执行2021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
显示 724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