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中小企业对芯片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出局的关键工具类型,以及中国工具制造商的快速增长。文章还评估了第三国的工具制造商如何利用美国的单边管制赢得中国客户的新业务。
中国正加紧构建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未来将主要扩大针对成熟制程芯片制造设备的投资。
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可能成为日本股市的长期投资主题。
与中国一样,美国将人工智能视为21世纪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关键。为此,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并实施管制。但从中长期看不太可能奏效,只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中国是最大的自主整机制造商和最大市场,快速增长的中国国内自主整机市场将为中国AMC半导体行业提供充足商机。因此,中国很可能能够保持AMC研究进展速度。十年之内,中国AMC研究成果有可能赶上美国。
从自主经济供应链来看,中国目前在自主机器硬件供应链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在电池、伺服电机、传感器以及制造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半导体设备投资正踩下急刹车。全球10家半导体大厂2023财年投资额预计将比上一年度下降16%,至1220亿美元,时隔4年由增转降。
欧盟8日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欧洲共同利益重要计划”,该计划针对半导体,将成为加强欧盟主权的“武器”之一。这项计划总投资超过210亿欧元,其中81亿欧元来自公共资金,其余部分来自私人投资。
中国加快构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等供应链。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期。
从家电到火箭,半导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美中围绕半导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其近著《芯片战争》中回顾了半导体的历史,我们就当代半导体之争等问题听取了他的见解。
2022年,韩国贸易逆差不仅创下47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而且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时隔14年,再度出现贸易逆差。2023年新年伊始,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本文介绍半导体如何成为建立潜在技术联盟的支点。文章概述了正在实施的旨在确保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外交举措,并在此背景下探讨印度未来的道路。
近日,法国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让-马克·奇瑞带领公司管理团队来到中国,拜访了包括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宁德时代、固德威、威迈斯新能源、埃泰克汽车电子等多家中国战略合作伙伴。
去年以来,日本为重振昔日辉煌的半导体产业采取了诸多举措:出台产业战略,政府主导成立联合公司和科研平台,积极寻求与美国及半导体巨头合作,目标瞄准2纳米制程尖端半导体技术。与此同时,日本业界对其半导体产业全球优势地位的丧失进行了新一轮反思。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正贤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半导体西安工厂2022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他们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将持续在中国投资。
去年以来,日本为重振昔日辉煌的半导体产业采取了诸多举措。与此同时,日本业界对其半导体产业全球优势地位的丧失进行了新一轮的反思。
全球半导体市场四年来首次缩小。由主要企业组成的业界团体日前宣布,2023年半导体营收将比2022年减少4%,降至5565亿美元。
上海已成为中国的半导体高地,这里拥有四分之一全国芯片产值和大部分人才。
自2019年7月日本实施出口限制措施以来,韩国和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但是,随着2022年5月重视未来与日本合作的韩国新政府上台,预计韩日在半导体等所谓的经济安全领域的合作将成为新的合作议题。
作者认为,日本和美国联合研发电路线宽2纳米的最先进半导体,是日本挽回在半导体方面劣势的“最后机会”。
显示 11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