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一名当地员工一边将饲料投喂给池塘中的鱼,一边与来自中国的水产专家陈太华交流。56岁的陈太华望着眼前的鱼塘,不禁感慨,把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带到这里,可能将使数百万乌干达人摆脱贫困。
作为一种发展合作模式,三方合作正在兴起。许多传统捐助国和联合国机构越来越多地通过三方伙伴关系支持南南合作。
10月26日至27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召开第七届理事会年会。亚投行各成员政府的高级别代表以及合作伙伴、行业专家、民间社会组织等与会,就亚投行未来战略方向、全球发展机遇与挑战、前沿领域最新动向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一直是农业南南合作的重要引领者和贡献者。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农业合作,助力当地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并围绕粮食减损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联合研发,为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月18日,世贸组织第十届“中国项目”圆桌会“最不发达国家加入的未来”高层论坛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办。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视频方式为高层论坛致开幕辞。王文涛表示,中国始终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并坚持以自身发展惠及最不发达国家。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政府日前签署协定,正式启动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工作。
10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优秀实践分享南南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南南合作泛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南合作通常代表民族国家之间的反霸权联盟,为北方主导的发展援助框架提供替代方案,但因效率低下并受到殖民遗产的支持而受到挑战。
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者,并有着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这些方案的愿望。中印两国也是全球南方经济体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重要发言代表。另外,与南方经济体维持健康的伙伴关系也是北京和新德里外交政策的核心。鉴于自身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印两国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年3月11日上午,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万象市联合国之家举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在其对外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白皮书所强调的那样,中国政府正用对外援助支持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反过来,上述理念和倡议也将指导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及援助分配决策。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日举行“促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的减贫实践”线上主题吹风会,各方称赞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减贫实践,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希望。
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取得如此非凡成绩,足令世人更加憧憬世界减贫事业的未来。
本文审视中国与非洲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地缘政治方面担忧的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探讨数字丝绸之路的作用。为了解中国在非洲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审视埃塞俄比亚案例。
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威胁非洲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南南合作的作用更加突出。
“2020南南合作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25日在重庆举行,聚焦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2020年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联合国发展融资论坛上呼吁,通过免除债务和减轻债务负担,增加医疗卫生领域投资和实施区域发展项目。
9月26日,中国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办减贫与南南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9月11日,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与中非发展基金联合发布《南南合作在行动-投资合作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中非发展基金案例专刊。专刊通过七个中非投资典范项目,展示中非合作成果,倡导全球南南合作发展理念。
据驻尼日利亚使馆微信公众号8月31日消息称,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哈里杜在尼主流媒体《人民报》发表题为《中非合作抗疫》的评论文章,认为非中关系源远流长,长期以来,非中相互支援,患难与共。
显示 8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