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梁展25日称,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南宁市将不断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中国—东盟科技城,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6月14日4时14分,由瑞亚航空执飞的B767-200F全货机装载着36吨的货物从南宁机场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这标志着南宁—吉隆坡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至此,南宁国际全货机航线达到4条,国际客改货航线1条。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南宁市将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核心城市,持续提升“南宁渠道”功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着力搭建国际物流服务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近日表示,第18届东博会主题已确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促可持续发展合作”。
广西南宁市官方23日介绍,未来5年,南宁市将加快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零公里空港产业园(大通关基地)等29个重点项目建设,将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成中国—东盟贸易新通道。
3月13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鸣响,搭载着49个集装箱的重型机械中欧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这是南宁发出的首趟至哈萨克斯坦中欧班列。
广西南宁市官方15日介绍,南宁市将打好“东盟牌”,打造东盟—南宁—珠三角供应链,加快建设南宁智能制造城,打造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记者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广西南宁至玉林高速铁路12日开始架梁,建成后,两地铁路旅行时间将由约2小时缩短至约半小时。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加上《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等多重利好,中国和东盟国家将在既有基础设施等优势领域继续发力,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共建‘一带一路’ 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将于今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峰会在巩固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搭建政企云对接平台,拓展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激发双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品类繁多的商品正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加速流通。记者在南宁邮局海关智慧监管中心看到,全自动系统设备正在对国际邮件、国际快件等进行快速分拣、查验,一批批商品在完成通关手续后发往世界各地。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会,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军伟介绍了贵南高铁最新进展。贵南高铁预计将在2023年底开通,届时南宁到贵阳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020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15日介绍,第17届东博会确定于2020年11月27—3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同步举办实体展和“云上东博会”。
广西南宁市外事办公室26日介绍,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南宁市以东盟国家为重点,不断拓展“朋友圈”。目前南宁与东盟七国城市建立有正式友好城市关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4日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复函支持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并明确了示范区规划范围和建设任务。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广西首府南宁加速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当地官方8日介绍,今年南宁市将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13个,涉及总投资7858.48亿元(人民币,下同),万有(南宁)国际旅游度假区、天际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
2020年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如期在南宁举办。来自中国和越南、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的79家企业1000多个蔬菜新品种在博览会上亮相,展示至6月10日。
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目标实现,南宁市积极参与广西“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将在2020年投入48亿元进行“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设。
5月4日,虽然正值五一节假期,但新建广西南宁至崇左铁路建设现场仍然热火朝天,工人们加班加点。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该条铁路龙怀双线大桥连续梁当天完成浇筑。
显示 114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