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11时,一列装载着165吨广西企业生产的工业制品的货运列车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预计3天后到达老挝首都万象。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南宁国际铁路港电商物流区项目日前正式开工建设,旨在打造广西面向东盟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最大限度发挥铁路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节点和区域多式联运枢纽的作用,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30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记者25日从广西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覆盖区、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的南宁市,今年以来在运输通道建设、重大平台项目建设、通道运行规模和运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现,推动新通道建设驶入“快车道”。
16日,第九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大会以“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为主题,以主旨演讲、专题研讨会、成果展览、项目签约、信息发布等形式展示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是中药材领域科、工、贸、政、产、学、研整个产业体系的大融合。
南宁市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消息,截至今年9月,南宁国际铁路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4亿元。今年1-9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完成投资64103.94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1.58%。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机遇,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加强通道运输组织等,在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上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建设不断加快推进。新中智慧园、新中信泰中国智能医药物流网络南宁枢纽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截至2021年8月底,货运中转总量超过100万吨。
为期4天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国际人士纷纷表示,期盼东博会为区域经贸合作带来发展机遇,提振信心并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此前该公司建筑机械主要通过公路运往哈萨克斯坦,耗时约一个半月,现在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通过中欧班列发运,比过去节省30多天时间,避免了无法按期交付的风险。
广西南宁市外事办公室26日介绍,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南宁市以东盟国家为重点,不断拓展“朋友圈”。
11月14日,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中国南宁开幕,来自中国、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部门、企业和商协会的嘉宾代表千余人与会,共同探讨深化矿业互利合作,促进中国—东盟矿业全方位互联互通,加快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打造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发展命运共同体。
一趟列车,横跨两国,三语播报,四十多万人次乘坐——这就是从广西南宁直通越南河内(嘉林)的T8701/8702次国际旅客列车。
中欧班列(南宁—河内)跨境集装箱班列已实现每周一班常态化运行,全程约400公里,20小时内抵达河内。
9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来自东盟各国的演员们为观众带来别具风情的民俗文化展示和文艺表演,借助博览会平台进行文化交流。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卫生领域的高级官员,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东盟秘书处的代表,为落实《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关于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中国—东盟卫生部长会议机制以及东盟秘书处协调机制下的中国—东盟卫生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地区卫生事业共同发展,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之际,于2016年10月27日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共同出席首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
1月12日11时30分许,伴随着嘹亮的风笛,X9132次中欧班列运载55个装有平地机、装载机、压路机等重型机械的集装箱,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启程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是广西今年发出的首趟重型机械中欧班列。
广西交通运输厅1月4日介绍,根据该厅日前印发的《南宁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发展规划(2022-2050年)》,到2025年,南宁将开通全货机航线达到12条以上,实现东盟主要国家航点全覆盖。
广西南宁市1月4日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竣工活动,掀起新年第一轮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热潮。一季度,南宁市计划开(竣)工项目170个,总投资720.98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计划开工项目108个,总投资634.46亿元。
12月19日至12月23日,由广西南宁市外事办公室牵头组织的南宁至河内经济走廊友好交流合作代表团(以下称代表团)赴越南开展工作,积极促进对越合作。
显示 13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一张蓝图何以绘到底——北京以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