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贸易和投资中断,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但是,疫情也可能转变为印度实现“印度制造”计划的契机,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敦实其出口基础。
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未能如期实现,导致印度制造业停滞不前。为什么印度的制造业没有像越南和孟加拉国那样蓬勃发展呢?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类基础设施的落后,如道路、电力供应以及土地征用和劳动法改革缓慢。
报告指出,考虑到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基础设施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投资领域之一。同时旅游和酒店业、制药业等领域也值得中国企业考虑投资。
韩国出台针对印度市场的额外战略对实现出口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印度制造业的结构和特征,并利用企业数据分析了印度制造业的状况。
政府及其机构的采购在印度许多部门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现有的采购制度旨在确保公平和竞争性投标。这些采购制度不时接受审查以提高透明度。然而,如何利用公共采购来促进印度制造取得成功,这一问题还没有普遍出现在公众讨论中。
尽管中央政府做出了一些零星努力,但“印度制造”尚未起飞。本文指出了印度制造业的不确定因素。制造业是一个困难的行业,需要稳定才能繁荣。除非印度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财政环境并培育制造业,否则无法指望“印度制造”真正起飞。
医疗器械服务于疾病防治、诊断,治疗和维持疗法,并对实现全民健康的梦想至关重要。尽管印度在医药和疫苗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但它在医疗器械领域仍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为发展医疗器械,印度政府应及时采取行动,保持意图和政策内容的一致,并注重实用主义和效用。
在2018年印度国际防务展召开期间,莫迪再次强调,武器系统制造迫切需要本土化,政府致力于将印度转变为国防工业中心。然而,现实截然相反。印度臃肿的官僚机构和复杂的采购程序是罪魁祸首。为了确保自力更生,印度政府通过强调“印度制造”,无疑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过,这一口号的实施过程需要进行微调。
从一年前至今,约66.82卢比能够兑换1美元,卢比与美元相比已贬值了4.18%。卢比已从一年前亚洲表现最佳的货币沦为表现最差的货币。无论如何,印度需要实现强劲的制造业增长,才能使政府的“印度制造”取得成功并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卢比的小幅贬值是备受欢迎的。
本文旨在根据研究结果为韩国企业提供有用的指导,以选择印度有潜力的行业,为不同制造业部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以确定印度经济是更适于作为一个生产中心还是出口市场。
在宏观经济改革方面,总理莫迪值得肯定。例如,央行成功控制了通胀,莫迪的“印度制造”、“数字印度”亦成功吸引了外国投资。不过,微观经济改革则进展缓慢,乏善可陈。这意味着政府未能为私营部门创造有利环境,私营部门投资或进一步下滑。
“印度制造”是印度总理莫迪的标志性政策。“印度制造”并不是当今世界很多区域盛行的保护主义政策,而是一全球化性质的政策。“印度制造”向世界顶级企业传递的信息是把它们的资本、技术和生产能力带到印度,帮助印度向全球制造中心转型。
通过动态劳动力需求方程的估算,本文发现技术虽然减少了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但并未减少印度制造业的就业总量。然而,技术对劳动力需求的定性效应则非常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新技术的采用以牺牲中等技能为代价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导致了制造业工作的两极化。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手机品牌掀起海外淘金热潮。同时,印度莫迪政府大力推广“印度制造”政策,加快中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印度转移的速度。印度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成为中国手机企业实现品牌全球化的必争之地,同时迎来了手机产业投资的最佳时机。
显示 1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