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要讨论印度数字领域反垄断法法规。本文以谷歌和微软行为为例,探讨竞争法中“排他性行为”适用范围。
如果美国政府将成功定义为垄断,美国将很快丧失它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和经济优势。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华盛顿的盟友在游说时反复重复着一个观点,即美国需要科技巨头全力应对中国、俄罗斯等安全威胁,因此立法者需要放弃反垄断立法。最近,美国参议院在审批《互联网创新与选择法案》之际,也遇到了这种观点。该法案旨在杜绝大型数字平台的“自我优待”行为,并授予反垄断执法者审查大型科技公司的权力。
1月,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了《互联网创新与选择法案》。该法案旨在阻止亚马逊、苹果、脸书、微软和谷歌在自家平台上搞“自我优待”。然而,该法案的前途并不明朗,部分原因是人们认为它对中国有利。
随着中国反垄断力度加大,监管机构正在审查企业逃避竞争的工具。因此,在遏制中国科技巨头影响力的挑战中,算法已成为目标。
大型科技公司的野心和狂妄自大有没有限制?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更名为Meta。2022年1月18日,微软以6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上述事件不过是美国5家最大的科技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新一轮投资热潮的一部分。过去一年,这5家公司总共投资了28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商业投资的9%。
2020年底,中国掀起网络平台整顿狂潮。遭整顿的中国科技巨头多年来一直可以自由地为所欲为。中国政府的“整风”发出了相当明确的信号:对平台,它表明需要向“共同繁荣”和国家的优先事项屈服,而对人民,它表明它有能力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解决问题。
一年多来,中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监管整顿活动。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本文回顾了与中国监管整顿相关的三大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包括科技行业和数据问题,反垄断力量,以及共同富裕。
英国《金融时报》网发表题为《在中国科技巨头的监管运动下,腾讯采取更安静的投资策略》的文章称,约五年前,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向其他中国商界领袖夸口道,他的公司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水或能源的供应商,就像基础设施一样。
为何要打破垄断?有人认为,必须驯服大公司,因为它们腐败政治,损害客户、竞争对手和员工的利益。另一些人则相信,反垄断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福利。几十年来,后一种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如今,反垄断者更加认同前一种观点。这是错误的。
近日,旨在管理大型科技公司“自我优待”行为的《互联网创新与选择法案》在美参议院以16票赞成、6票反对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局长袁喜禄27日在北京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称,将围绕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字节跳动传出消息拟整体裁撤投资业务,这在全国投资界来说并不是大新闻,但对字节跳动未来的发展和经营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举措。
2021年11月,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与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竞争的意义的会议,该领域的主要评论员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在经济学家哈耶克同名演讲75周年之际,反映数字经济中果断反垄断执法的当前趋势。本文列举了相关专家在会上的发言。
2021年7月,中国工信部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建立在前期APP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行业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受此影响,尚未平静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再度坐上了“过山车”。
国家反垄断局近日正式挂牌,由原先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局,变为国务院新组建的副部级国家局。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了竞争政策协调司、反垄断执法一司、反垄断执法二司等三个新增司局及其主要职责。相关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反垄断进入了一个制度重构的全新阶段。
《平台经营者反垄断合规管理规则》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1年11月30日之前将《意见汇总表》反馈至以下联系方式。
2021年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10月8日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退还“二选一”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销售额的3%计34.42亿元罚款,同时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美团全面整改。
显示 101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