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1日对外公布。这份文件提出,202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
距离欧盟将风能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增加近3倍(增加约600吉瓦),从而实现2030年目标仅剩8年时间。在前所未有的危机和不确定时期,这需要大规模的动员。然而,欧盟仍然与一切照旧的部署轨迹保持一致。因此,本研究报告旨在为未来挑战的严重性敲响警钟。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一项关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报告指出,全球光伏发电、风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加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并有望在2022年进一步增长。
欧盟的“REPowerEU”计划要求在距今不到8年的时间内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倍,并将风能装机容量增加2.5倍。为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需要简化许可授予和行政程序,同时要求可再生能源和相关基础设施在环境和气候立法之间保持更高的一致性。
中国国家能源局9日发布消息称,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截至去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0.6亿千瓦。
当前,德国正加速推进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转型。德国联邦政府近期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计划加快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进度,决定到203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占发电总量的比例将达80%,原定到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则提前至2035年。
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一马当先。它显然希望在向清洁能源过渡和对抗气候变化方面成为领头羊。中国政府承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中国必须在能源需求上升与清洁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美国家能源转型对其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国家希望利用其可再生能源和锂矿等原材料的潜力来吸引投资,并增加其在构建低碳经济的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度。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绿色氢的生产和出口,将加强拉丁美洲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的重要性。
与许多邻国不同,肯尼亚正在朝着100%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普遍电气化迈进。但有需要改善的领域,特别是在电网弹性、能源获取以及缓解供应波动和价格波动方面。欧盟已做好准备帮助肯尼亚推进这一进程。本政策简报列举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欧盟与肯尼亚关系发展的机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随着中国努力实现气候目标,同时减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中国今年计划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创新高。
为使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欧盟不得限制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和石油合作。然而,它可以与南部邻国一起制定欧盟投资可再生能源的路线图,使欧洲能够逐步以绿色能源进口取代化石燃料进口。在阿拉伯邻国投资可再生能源是欧盟能源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证的天津首座“零能耗AAA级装配式”建筑——“中德生态城展厅”,日前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要力争外调绿电规模达到3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供热占比达到10%以上。
2013年墨西哥通过历史性、全面能源改革,并得到广泛支持。2017年底,意大利Enel公司在墨西哥能源拍卖中,以当时世界上最低价格竞标可再生能源。2017年的拍卖似乎表明,墨西哥不仅是一个传统石油生产国,而且具有清洁能源大国的光明未来。然而,仅仅4年后,墨西哥和其政策制定者们再次考虑能源改革。
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层面,中国北疆内蒙古正谋划大做“氢文章”。3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消息指,到“十四五”末,内蒙古氢能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如果增长和消费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持续减排同时发生,脱碳和发展就可以同时实现。换句话说,撤资并不意味着衰退。协调增长和气候目标的解决方案,不是加快危及生态系统的化石燃料项目,并创造临时就业机会,而是投资非洲大陆的可再生能源。
地中海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出于这个原因,能源转型(及其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影响)对于北非国家来说是一个紧迫的政策问题。
未来几十年,俄罗斯最严重的问题将不是由气候变化本身引起,而是由其他政府为缓解气候变化而采取的行动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从燃烧化石燃料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
绿色,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大办奥理念之一。据了解,全部场馆使用100%绿色电能、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实现场馆热能再利用……绿色办奥理念落实到了筹办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了一批可持续成果。
显示 363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