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显著改变当前世界形势和优先事项。这对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本文通过聚焦塑料行业来分析这些挑战。
中国制造体系的“绿化”对于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至关重要。转型正在取得进展,但绿色增长和产品性能却落后。中国的绿色雄心将继续向前发展,应认真对待中国的雄心壮志。中国的绿色轨迹给欧洲参与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同时,必须认真管理绿色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竞争。
1月1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镇近郊,一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推迟的培训班正式开班。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的4名中国专家,为当地种植户开展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现场教学。原本30多人报名,没想到现场来了七八十人,借用的场地不够大,不得不用竹子和木杆临时搭建一个教学棚。
长期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现今,它们遭受着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亚洲国家政府正引入政策、法规、倡议和其他解决方案,欲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纳入主流。然而,单靠政府并不能使增长和资源使用与污染脱钩。亚太地区的绿色商业势在必行。
在中国,女性比男性有着更加绿色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例如,女性比男性更乐于减少吸烟、少吃肉,并喜欢用清洁烹饪燃料。总之,女性比男性会在环境保护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发掘女性的环境贡献潜力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但是,要释放女性潜力,首先需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气候崩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化紧急事件使可持续发展采购对于建设更具复原力、可持续的和公正的社会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可持续采购的修订定义。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正处于健康、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阵痛之中。全球增长放缓使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经济前景严重恶化。在这种不太有利的情况下,所有发展伙伴必须在现实主义和发展雄心之间取得平衡,以寻找办法,使地方政府间合作在未来十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创新方法,循环经济在决策者中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国家已将循环经济承诺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和气候计划。随着政府和企业逐渐加快向循环经济过渡,重要的是要确保循环经济方法继续提高雄心壮志,使之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机会与对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的好处相结合。
近日,2020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办,现场及线上共2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业内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和局面不会改变,亿万人民对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将只增不减。全球旅游行业应联合起来共克时艰,促进旅游业恢复、振兴和繁荣。
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业合作具有较强互补性。中国的资本、市场、技术和管理与拉美地区相关产业和环境优势相结合,极大推动拉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港口贸易加工区、运输物流的发展,进而推动拉美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
11月21日上午,第17届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开幕。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22日强调,发展循环碳经济对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赫里扎尔·哈兹里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应加强抗疫合作推动经济复苏,并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11月14日上午,第一届寒旱农业科学论坛在甘肃农业大学举行。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傅伯杰、赖远明两位院士和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福国共同为黄河上中游生态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绿色农业研究中心揭牌。
来到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宜家展台,你不难找到答案。回收的废弃PET瓶经过多道工序后“变身”雨伞和环保袋,成为能留存进博记忆的精美纪念品。
近期,全球100家最具可持续管理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出炉,索尼、飞利浦、默克和思科系统等标志性企业位居榜首。但有一个行业基本上没有出现在名单中:食品加工。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多23日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推动绿色投资以及扩大人民币境外投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10月5日,2020“一带一路”城市大会在线上举行,主题为“推进十年行动计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城市的未来”。本次大会强调绿色、社会与技术创新,及以其应对危机、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从而打造城市的未来。
“赞比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这里就是为各项工程提供建材的地方。请跟随镜头,我将为大家展示这些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在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日前举行的“云开放”活动上,赞比亚著名女主持人露露·伍德在工业园现场直播,向非洲民众展现这座现代化水泥厂的生产全景。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25日晚间举行的国是论坛“能源中国”第二期上表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已形成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而在制订“十四五”规划时,要强化各项复苏政策的绿色因素,应就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路径作系统性安排。
显示 396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