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阳光下的雪景、不冻江岸的雾凇、在雪道上纵情驰骋、迎着漫天飞雪泡温泉……吉林省冰雪产业正强势崛起。2018—2019年雪季,吉林省接待游客8431.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8.08亿元,分别比起步之年(2015—2016年)雪季增长了62%和86%。
近日,147辆汽车首次搭载中欧班列,长春—汉堡线,发往俄罗斯。今年以来,吉林省内中欧班列运量上扬,同比增长25.85%。
东北黑土地上陆续迎来秋粮上市期,吉林各地广开库点,秋粮收储工作逐渐步入高峰。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各地粮食收购主体仓容、资金充足,以确保农民的粮食卖得好、卖得快。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内中欧班列运量大幅上扬,共承运货物10283标箱,同比增长27.51%。
9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王波,吉林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专利信息部部长苏晔一行赴吉林省图书馆,针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
吉林省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交流会旨在通过建立高效商会联盟合作机制,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挖掘经贸合作潜力,为吉林省企业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通畅支持和服务。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等13个中东欧国家19日与中国吉林相聚“云端”,对接项目合作。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等13个中东欧国家19日与中国吉林相聚“云端”,对接项目合作。
来自南非、坦桑尼亚、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华侨华人及相关人士17日聚会“云端”,与吉林省相关部门及企业洽谈对接合作项目。
8月17日,“吉林省第十届农民工子女书画精品展”在吉林省图书馆一楼展厅、少儿展厅拉开帷幕。
近日,湖南、浙江、吉林三地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浙江、湖南上半年GDP增速“由负转正”,浙江同比增长0.5%,湖南同比增长1.3%;吉林上半年GDP虽同比下降0.4%,但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三地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强劲增长。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1.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为东北地区降幅最低,进出口增速排名居全国第12位。
2020吉林-泰国商品贸易云洽谈会22日举行。据统计,这场云洽谈会上双方企业共达成贸易意向40余个,意向金额近1500万元。
今年上半年,长春国际陆港区货物吞吐量达67362标箱,同比增长293%。虽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凭借陆海互补的外贸国际通道体系,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吉林却在不断夯实东北亚区域综合枢纽的地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减税降费”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特别是来自吉林省的代表委员们讨论起了减税降费政策在家乡落地生根的情况。
吉浙跨境电商运营中心项目以跨境电商贸易、运营、供应链和研发四方面为核心业务,是吉浙合作的又一成果。
随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项政策落地,吉林省长春兴隆铁路口岸集装箱监管场地重现了“集装箱堆积如山”的场景。3月17日全天,长春兴隆海关共为182个集装箱验核了封志,创下了兴隆铁路口岸通车以来单日监管量最大的纪录。
记者从长春海关获悉,1-2月吉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增长,进出口金额56.5亿元,增长2.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29.4%。以匈牙利、捷克、泰国、波兰为例,分别增长了78.2%、16.1%、26.1%、19.4%。
3月16日,记者从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目前吉林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6%,超过八成员工已经返岗。
为降低疫情影响,稳定外贸进出口,吉林省坚持防疫情和稳增长两手抓,不断推动长春兴隆综保区和中欧班列发展,长满欧发展实现逆势上扬。
显示 190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