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21日在宁夏银川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新一轮国际基建投资有望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引擎,“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资源要素禀赋格局调整将推进产业链重新布局。未来全球产业链将呈现区域化分布、数字经济优势凸显、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化成为额外门槛等特点。中国应主动顺应重塑趋势,抓住整合提升的机遇和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下内地经济重挫后迅速并强势复苏。GDP去年一季度重挫6.8%,此后便逐季反弹,全年录得 2.3% 的正增长;今年经济复苏加快,上半年强劲增长 12.7%,预计全年报复性增 长 8.9%。
据能源政策追踪机构Energy Policy Tracker发布的分析资料显示,2020年1月至本月21日,G20成员国对化石能源领域的新增财政支援达2964亿美元,仍高于对清洁能源领域增加的财政支援(2272亿美元)。
为解决疫情、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紧迫全球问题,尽管在贸易和技术领域仍存在竞争,美国、欧盟和中国之间必须重新建立工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需要就竞争范围达成一致,不去踩红线,为制定疫情后经济可行框架争取时间。
5月30日,国际金融论坛2021年春季会议发布《国际金融论坛2021中国报告》。其中,第四次“一带一路”国家央行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央行认为“一带一路”项目有助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其中75%表示这些项目有助于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数智变·物致新”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重点讨论后疫情时代数据要素融合与创新发展。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数字经济持续飞速发展?今年博鳌亚洲论坛设置了“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等分论坛,与会嘉宾深度探讨人工智能在技术、场景、需求等方面的突破与发展,共同描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蓝图。
4月7日上午,“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增效”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开班。
本届SIAL China中食展预计吸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4500家展商参展,超过12.3万专业观众观展,观众覆盖食品进出口商、经销商、批发与零售商、超市与综合卖场、酒店餐饮等多个领域。
为了实现2021-2025年目标任务,越南须把数字经济作为增长模式转变的重点。同时在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后疫情时代”中期经济复苏计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7年来,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已日趋完善,中国同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安排、人民币清算安排、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范围已覆盖98个国家和地区,吸引1046家金融机构参与。
法国总统马克龙2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发表视频致辞时说,后疫情时代的经济重建必须同时考虑创新、人类的脆弱性和人类自身,经济发展需要首先考虑人的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全方位挑战以及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凸显出美国社会和民意的严重分裂,都为2020年的美洲智库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探讨素材,并激发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
《联合早报》12月24日刊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黄山忠文章:随着疫苗问世,新加坡和全球经济已看见曙光,蓄势待发。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谋划中国经济发展大计,提出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点任务,为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向领航。
法国前总理、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后疫情时代多边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创新载体之一,是中国与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和国际化知识创新平台。
显示 8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