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安联集团旗下贸易信用保险公司裕利安怡日前发布的供应链调查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中国是欧美企业寻找新供应商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智库关注的议题也发生明显变化,从对国际局势、地缘政治、经贸合作的深度研究,转为聚焦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等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议题。
国内外专家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科普”主题,就疫情期间如何开展科普工作以及未来“一带一路”科普合作如何提升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同时对后疫情时代开展科普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等展开了精彩的研讨,为后疫情时代科普国际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第八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8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两国政府、智库、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代表等参加,重点围绕“推动后疫情时代中韩全面合作与交流”展开探讨。
11月27日,标普确认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BBB-”,展望“负面”,并将评级从观察列表中移出。此次标普将吉利评级从观察列表中移出,是今年以来评级机构首次释放正面信号。
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部郊区的中白工业园,未来将吸引超过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为当地带来12万就业岗位——这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总部位于香港的招商局集团旗下产业园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11月30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各方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深挖互联互通潜力,推动后疫情经济复苏。
由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五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30日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聚焦“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共同探讨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推动经济复苏。
在疫情导致全球贸易萎靡之际,中国与东盟贸易却逆势上扬,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能否持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期间,这一问题成为与会者的焦点话题。
“严寒抵挡不住发展海外事业的热情,疫情阻止不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昨天,在“十四五”时期共建“一带一路”企业国际化发展座谈会上,津企发出这样的呼声。
“2020南南合作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25日在重庆举行,聚焦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24日在甘肃省陇南市举行,与会者共议后疫情时代全球减贫创新与合作。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七年历程,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沿线部分项目遭受冲击。
在新出现的后疫情地缘战略环境中,美国需要哪些盟友来参与竞争?在这种新环境下,美国如何与盟国合作以促进国家利益?在竞争激烈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这些问题对美国新政府具有重大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不仅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中澳两国在科研与创新等领域合作也硕果累累。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和官员近日从澳国家利益出发,呼吁澳政府改善对华关系,并表示两国几十年合作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证明,健康稳定发展的澳中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专题报道,随着中东与北非地区(MENA)经济增长趋弱,MENA国家经常账户和财政平衡正在恶化,公共债务预计将大幅上升。世行报告称,在MENA地区,贸易与区域一体化对地区后疫时代降低贫困率、点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将于11月10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此次会议由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俄罗斯主办。
《观察研究基金会》10月24日刊文《后疫情时代的非洲: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重点》。为确保非洲经济转型不会脱轨,非洲各国政府及其发展伙伴必须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紧迫性,进行有意义的政策改革。
日前,记者在采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家胡必亮时,他表示,电子商务对于促进疫情中的贸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今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国应更多与相关国家合作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由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组稿编撰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及拉美与中国的互动》一书近日通过线上方式对外发布。
显示 84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