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全国首列“BX70B型”图定中欧班列在呼和浩特市开行。班列满载海信品牌冰箱、电视、洗衣机等货物,从呼和浩特沙良国际陆港发车,将通过二连铁路口岸出境,到达俄罗斯莫斯科谢利亚季诺站,全程7500多公里。
2025年1月2日,呼和浩特市确定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从2021年12月中欧班列首次开行,到2023年10月成功开行回程班列,再到2024年,发运中欧中亚班列120列以上,班列始发数量提升至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呼和浩特中欧班列跑出了“加速度”。
呼和浩特市组织在呼外籍人士参加“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亮丽北疆 福满青城’春节活动”。
12月26日,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蒙古国色楞格省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5周年纪念活动以线上视频形式举办。
12月6日,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政府在北京举办2025年大型项目推介会,重点推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涵盖绕城高速、地铁系统、棚户区改造、能源开发、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充分利用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搬迁后释放的空域管理、服务保障及基础设施等资源,结合白塔空港物流园的区位优势及工业园区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携手已入驻的中科禾华、亚捷航空、韦加智能等企业,重点发展通航和evtol载客运输等低空经济业态,积极打造华北地区首个全域低空经济全要素开放试点。
11月18日—19日,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会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荣获“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立足资源禀赋,选准主攻方向,重点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乳业、大数据产业、硅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能源、现代化工产业等六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聚焦新兴未来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力推项目快投快建,不断构筑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埃及的00后小伙子马赞·伊斯兰姆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引起众人关注。在大学阶段,马赞主修中文。之所以选择中文专业,是因为目前“中文热”在埃及正持续升温。
10月21日至25日,“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活动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2日,欧亚及阿拉伯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大盛魁博物馆集群及中国烧卖美食街等场馆参观。
10月12日,“共商共建、共享繁荣——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国际研讨会(2024)”在呼和浩特举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3月15日21时59分,随着4652次列车缓缓驶出呼和浩特站,暂停运行近1500天的呼和浩特与蒙古国乌兰巴托间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
11月28日,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发展研讨会暨向北开放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期间,由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向北开放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蒙古国食品农牧业和轻工业部部长包勒尔楚伦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时表示,即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为两国双边贸易增长和经济关系作出巨大贡献。
记者5日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受跨境贸易便利化系列措施的积极影响,今年前10个月,呼和浩特海关辖区外贸进出口值达860.8亿元,同比增长33.5%,关区进口与出口的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72.43%和84.7%。
12月1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11项冬季冰雪体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延长冬季旅游黄金期。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没有随着一个时代远去而远离,这个名字仍然如同灿烂朝阳,照耀着人们的心灵。有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也有人说:在21世纪的今天,雷锋精神早已过时了。但现实告诉我们:人民需要雷锋,社会需要雷锋,时代更需要雷锋……
12月29日10时35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从中铁呼和浩特局沙良物流园缓缓驶出,这是首趟从呼和浩特发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
12月29日10时35分,“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园驶出,开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首趟呼和浩特发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
显示 3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