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本次论坛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立体展示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的中国经验与智慧,展现我国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指出,国际社会应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近日,智库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发布的东盟—中国关系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东盟国家民众高度认可东盟—中国关系重要性和合作成就,对中国的信任度进一步上升,对继续深化双边合作抱有强烈愿望。
11月25日,第四届国际展望大会将在天空(线上)举行,以应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并纪念全人类为抗击疫情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气和奉献,共同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
9月8日,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提出全球数字治理应遵循的“秉持多边主义、兼顾安全发展、坚守公平正义”三原则,为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大国担当,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面对严峻考验,世界怎么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次疫情有力地说明没,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和世界经济的双重危机 ,唯有发扬伙伴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才能战而胜之。总编导:张宋红 执行编导:邓寒思 记者:杜洋 凌馨 赵宇超 韩冲 李骥志 潘革平 王子辰 陈昌奇 梁爱平 吴鸿波 王平平 沈忠浩 朱晟 张远 殷晓圣 魏董华 霍思颖 胡拿云 动画:刘思录 合成:张振江 新媒体编辑:孙鑫晶 张昕 终审:王洪波 李丽洋 监制:张宋红 王璐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28日在金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构建柬中命运共同体将推动柬埔寨各方面蓬勃发展。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专门就应对新冠肺炎召开特别峰会,代表着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近日,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援助,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聚到一起。二十国集团(G20)“临危受命”,帮助全球经济闯过一道难关。自那之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的身影日渐活跃。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秘书处25日在北京面向全球成员单位发出《共筑抗疫防线 共建健康丝路》公开信,倡议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媒体作用,继续报道准确可靠的抗疫信息、多向公众传递团结和支持的信息。
“金猪辞岁去,玉鼠迎春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20日晚上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招待会,吸引在柬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代表、志愿者教师和留学生等约400人欢聚一堂,喜迎鼠年新春。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向在柬华侨华人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中国和马来西亚相关企业17日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就共同发展马来西亚大马城项目签署相关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相信此一项目合作不但能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也能增进马中经贸关系和友好往来。
老挝国会外事委员会副主席肯通日前指出,老挝党、政府和人民得到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巨大支持和帮助,老中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老双边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年4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中老关系长远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开启了中老关系新时代。随着该行动计划落实,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果。
9月21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得到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
9月的广西南宁,处处绿树成荫,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1日在这里开幕。各方一致表示,将通过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9月9日,2019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暨“健康中国2030”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
4月28日,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5日在金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行动计划表明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并将成为中柬关系的“推进器”、促进周边合作互信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试验田”。
“一带一路”倡议内含的共商共建共享等中国智慧以及包容发展的新理念,能够有效发挥辐射作用,通过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带动世界各国的深度交融,弥补既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不足,为构建全球治理范式提供新思路。
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易先良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易先良表示,南海的安全应基于秩序与规则,而非强权。中国与东盟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启了以规则求和平稳定的探索之路。2002年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立了“南海规则”。
显示 5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