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已累计同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71份政府间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
9月23日-9月26日,应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率代表团访问德国。宁吉喆与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国务秘书努斯鲍姆共同主持了第二十次经济政策磋商。
8月22日上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任志武副秘书长出席了中英未来城市会议并致辞。会议以"科技与创新助力城市智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两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来自中英两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8月22日下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任志武副秘书长出席了中韩智慧城市研讨会并致辞。
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称,为更好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我国将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稳定和促进就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本次论坛一个重大的举措,是启动“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系列项目,在重点民生领域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实实在在地增进群众福祉。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4月18日下午在国宏大厦召开2018年第3期学术茶座。
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称,严禁以主题公园建设名义占用各类保护区或破坏生态,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不得因主题公园建设增加地方政府债务。
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等多家部委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品牌日的标识。这一标识整体为由篆书“品”字为核心的三足圆鼎形中国印,既体现了品牌的核心理念,又蕴含品质之意,同时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着中国品牌发展的国家意志。
国家发展改革委21日正式对外发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品牌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将于5月1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联合举办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两项2018年中国品牌日活动。
苍劲的篆书、厚重的圆鼎、古朴的印章,蕴含丰富设计理念的中国品牌日标识——由篆书“品”字为核心的三足圆鼎形中国印21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礼堂正式发布。
根据境外投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2018年版)》,现予发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1号,以下称“新办法”)。新办法将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届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以下称“9号令”)同步废止。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主要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对外投资工作的有关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了《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约11000字,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我国对外投资的现况、管理体制、政策导向,并阐释了中国对外投资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7月4日对外公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规模高效科学利用。
记者2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17年我国将再开工建设15项重大水利工程。
12月5日,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与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韩经济与产能合作论坛”在日本东京联合国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亦是落实2015年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关于三国加强产能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旨在搭建中日韩政府部门、智库、企业、金融机构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并为中日韩三方共同开展第四方市场探索方式和途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订《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决定出台后,新华社经济分析师14日采访发改委相关人士获悉,修订是朝着提高企业境外投资的便利性、透明度两个方向来进行,目的是配合企业“走出去”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旨在放宽境外投资的发展。
显示 138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