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抢抓时代机遇,积极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果,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方面形成了一批国际教育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亮点,畅通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潟湖湖畔,比邻清水湾、南湾猴岛的黎安半岛上,一座大学群园区崭新亮相,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境外高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在或即将在此办学。
联合国17日发起面向中低收入国家的国际教育融资工具,旨在向这些国家的青少年儿童等对象提供教育资金。
近年来,贵州大学利用“教育部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国际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与东盟、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推动贵州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促进贵州教育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
记者近期在天津调研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产业的线下国际交流,但依托“互联网+”模式,疫情期间天津多所学校开展跨国网络教学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表示,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深化同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早在2010年,我国教育部推出“留学中国”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接收50万名国际学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接收国和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国际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到中国留学。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一个方面,涉及国际关系的心理维度。这意味着公共外交被用作核心的外交政策工具。奖学金已成为外交政策行动的支柱。事实证明评估奖学金作为公共外交的影响是具有挑战性的。教育项目是一项长期投资,因此评估该项目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建立影响力网络的有效性还为时过早。
19日一大早,20岁的塔鲁便赶到当天在科伦坡开幕的2018“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这名刚刚在中国重庆师范大学结束6个月汉语学习的斯里兰卡女孩,希望找到心仪的中国大学继续深造。为更多斯里兰卡学生提供优质高等教育不仅是“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主办方的初衷,也是斯里兰卡人的心愿。
截至2016年11月,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2469个,较2010年翻了一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热点话题,“互联网+”下,高校教育国际化如何创新?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