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独立新闻社10月13日消息,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下降3%,即1200亿立方米,将是历史上最大降幅。
总部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日前在其网站上发布2020年全球天然气报告称,受新冠疫情和今年年初北半球暖冬影响,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下降1500亿立方米,降幅为4%。
国际能源署13日在巴黎总部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9》,通过对全球能源市场和技术发展最新数据与能源行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对全球至2040年的能源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16日表示,近几年全球液态天然气发展非常快,各国在建的液化天然气设施占比均超过管道运输天然气;同时贸易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预计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2025年,全球将有近50个国家进口液化天然气。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15日发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将201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9万桶,至130万桶。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为1.004亿桶。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世界能源投资报告2019》说,2018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能源投资额居全球首位。
国际能源署11日在美国休斯敦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时表示,未来5年亚洲能源需求将依然强劲。为期5天的“剑桥能源周”会议11日在美国南部城市休斯敦开幕。
巴库11月13日 REPORT.AZ网援引俄罗斯媒体消息,国际能源署(IEA)将其对2025年石油价格的预测值提高了6%,达到每桶88美元。
俄罗斯卫星网10月10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表示,今年10月,中国或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CNBC10月8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2018可再生能源》报告中称,全球需要提高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尤其是在电力行业之外,否则将无法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既定目标。
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最新报告中预计,随着各国积极推行鼓励电动汽车的政策,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全球新车销售的30%,届时各国政府将面临总计达920亿美元的燃油税缺口。在此前提下,每天近480万桶汽油和柴油将被电力取代,不过这只占当前全球石油需求的5%,这意味着化石燃料在未来数年内仍将保持其作为全球运输燃料的地位。
国际能源署5日在美国休斯敦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时表示,未来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强劲。
2016年可再生能源全球总的装机达165G瓦,其中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达到新增装机的2/3。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项目主任乔黎明认为,这种趋势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处高级分析师Cédric Philibert博士9日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应在多领域推广应用”。
在11月9日举办的《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报告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表示,中国能源转型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经社董事、副总裁曹文忠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作为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的市场主体,中经社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国内外能源企业与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能源信息服务产品和智库服务。
11月9日下午召开的《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报告发布会上,国际能源署副执行干事保罗·西蒙斯认为,中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政策上走在世界前列。
11月9日下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在全球首次发布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并就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前景进行研讨。
11月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在全球首次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并就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前景进行研讨。
发布会将于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该报告是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聚焦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可行性政策。
显示 5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