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2月21日,西北地区首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新枢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弥补甘肃省交通物流“小而散”的短板,提升兰州新区在国际物流、产业物流、商贸物流的支撑能力,发挥兰州新区通往中亚、南亚、欧洲重要节点枢纽的区位优势。
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提升外贸通关效率,试行外汇管理新政策,为高层次外籍人才加急办理出入境证件……近期,海南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各部门、各领域不断出台务实举措、开放政策,海南自贸区(港)外贸外资发展稳健。
2019年8月,云南省获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为贯彻落实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浦东新区第一时间制定了16条举措,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半年出经验、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四年翻一番。”“一张港口交通物流网”,“一根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柱子”,“对标国际一流规则的‘一把尺子’”,这是广西确定打通中西部省份面向东盟自贸区“共享港口”目标的“三大支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多地区、多部门联动,在保障健康安全前提下,稳步恢复外贸,力争一季度中俄、中蒙贸易稳定。
近年来,湖南紧盯“一带一部”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方略,对外经贸呈现跨越式发展,“成绩单”由小到大,从快向优,一扇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大门”正徐徐打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一年来,香港社会各界日渐意识到大湾区机遇,更加积极谋划参与,观察人士表示对大湾区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愿景充满信心。
自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以来,一系列首创性项目、突破性项目、重大项目聚集,正为这座城市汇集新的动能。
去年以来,新疆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规划和政策密集出台。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新疆将发展更多互利共赢经贸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利益汇合不断扩大,新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或将实现高水平发展。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甘肃省将围绕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全面做好“巩固东连、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的文章,构建起陆路海路联动、文化经贸互促的开放新格局。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紧扣扩大开放合作,集聚要素拓展空间,计划2020年吉林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左右。分析师调研了解到,2020年,吉林省将依托地理优势,打通枢纽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开放合作。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黑龙江将利用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即将开通的机遇,加快同江铁路口岸、黑河公路口岸和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对俄合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沿。
2019年,广西持续深化与东盟投资贸易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朋友圈”,投资贸易等多领域迎来新伙伴。这将推动2020年广西国际投资贸易合作将走向“一专多能”新格局。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下一步如何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部署。未来,山东将把握区位优势,向西连通“一带一路”建设,向东扩大与日韩合作,形成对外开放合作新空间。
从天津两会上获悉,2020年天津将更好发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主力军作用,提升天津港作为国际枢纽港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和水平,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向全要素便利化拓展,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成都正在从“背向发展”转变为“相向发展”,成渝“双城记”正在上演。
1月3日召开的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苏州推出了30条新举措,556个项目签约落地。内有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外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苏州此举传递了三大信号。
河南近年来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即便地处内陆腹地,也逐渐发展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枢纽通道,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河南是一个缩影,彰显出我国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坚定决心和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宽广胸襟。
显示 177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