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CAPMAS)称,2018年埃制造及采掘工业指数(不包括原油及石油产品生产)为130.46,比3月份(142.82)下降8.65%。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英语: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简称”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开幕。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阿拉伯作家联盟和埃及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协外联部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承办。
根据埃及安全部门消息,埃及将延长拉法口岸开放时间至8月下旬穆斯林重要节日宰牲节,以便利平均每日约400人次的巴勒斯坦人通过。 今年斋月期间,埃及开放拉法口岸1个月,此为自2013年埃及政局动乱之后口岸连续开放时间最长的一次。 埃及与加沙地带接壤的拉法口岸是在以色列封锁下的200万巴勒斯坦人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埃及不定期开放拉法口岸2、3天以便于巴勒斯坦公民、学生往来以及服务于其他人道主义目的。 新华社记者曹佩弦、汤洁峰开罗报道
在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仅两天后,埃及政府于16日宣布削减燃油补贴并提高燃油价格。同日,新总理马德布利宣布由于油价上涨,政府将上调公共交通运价。
埃及与俄罗斯23日签署协议,将在埃及共同建设一个工业区。
进入5月,原本还比较凉爽的埃及骤然升温,一下由20来摄氏度攀升至35摄氏度以上。埃及人摇头慨叹:一年一度的热浪又来袭了。有埃及媒体把这次气温“直升机般的上升”归咎于“五旬风”肆虐。近日从西南沙漠刮来热风,夹杂着可怕的沙尘席卷埃及全境,气温陡然上扬。
正在埃及进行访问的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成员7日在开罗与埃及党派人士、埃中友好协会成员和中埃媒体进行座谈交流。
据《埃及公报》近日报道,世界银行行长金镛在日前召开世行下属“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成立30周年会议上称,埃及是世界上最成功经济改革模式之一,埃及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在过去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入大量投资,同时埃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卓有成效,并采取多项令人鼓舞的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
塞西总统日前签署第328/2017号命令,批准埃政府与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AFESD)4月18日签署的贷款协议。
为期两天的“郭沫若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24日在埃及伊斯梅利亚市闭幕。中埃两国30多名学者参加论坛,就郭沫若作品的文化价值、中埃文化交流等探讨交流。
由埃及首都开罗驱车东行,大约两个小时,便来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苏伊士经贸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埃及“新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工程的实施,中国与埃及的发展战略对接进入新时期,苏伊士经贸区成为中国产业园区“走出去”的成功典范之一,为中埃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有效路径。
据埃及《金字塔报》15日报道,世界银行近日表示将向埃及提供5亿美元贷款,以支持埃及为期5年的教育改革计划。
埃及总统府发言人巴萨姆·拉迪12日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当天在首都开罗会见到访的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双方就加强双边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进行了商讨。
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AFESD)同意向埃提供三笔、总额为82.5万科威特第纳尔(280万美元)的赠款。第一笔赠款(50万科威特第纳尔)用于支持埃科普特教皇中心图书馆建设;第二笔赠款(10万科威特第纳尔)用于向开罗Theodor Bilharz研究所提供医疗设备;第三笔赠款(22.5万科威特第纳尔)支持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
埃及近期成功发行20亿欧元欧债。埃财政部声明称,埃欧债的成功发行,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埃经济改革举措的信心。埃财政部表示,此次欧债发行所得20亿欧元将直接纳入央行外汇储备,近期还将发行同等规模的埃镑债券用于填补预算资金缺口。
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10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本班举行奠基仪式。
埃及交通部长希沙姆·阿拉法特日前宣布一项全国铁路更新计划,预计在2022年前投入550亿埃镑(1美元约合17.6埃镑)对铁路基础设施、机车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
4月9日从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暨“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峰会组委会获悉,埃及前总理、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伊萨姆·沙拉夫确认出席以“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为主题的第三届城产会及系列活动,并在“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峰会上发表演讲。
埃及投资和国际合作部部长萨哈尔·纳斯尔日前发表声明说,埃及政府计划在南西奈省努韦巴市新建一个自由经济区。这一计划是西奈综合开发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鼓励国内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投资。
显示 960 条中的 761 到 78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