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到现在,红海之畔、沙漠之中,中国建设者就像骆驼刺一样扎根奋斗,将城市开发经验带入埃及,帮助当地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绿色新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当地人也简称它为“泰达”,取自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首字母缩写TEDA的音译。
埃及亚历山大港务局董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哈瓦什日前表示,位于地中海的埃及德海莱港口新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将于今年年底前移交给由中国和记港口集团牵头的联合体运营。
自去年以来,埃及周边环境恶化并对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埃及带来负面影响。埃及政府努力降低外部干扰,为经济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并潜心推进经济改革、提升经济韧性。其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改革,吸引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来此投资。专家提醒,目前经济状况虽呈现好转趋势,仍须关注一些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在国际和地区博弈的大背景下,且恰逢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纪念之际,埃及智库全球未来研究论坛日前在开罗举办“中国与中东和平”研讨会,聚焦中国在中东地区的作用。
8月5日,一场以“爱在中建,白首不渝”为主题的中埃员工“七夕”集体婚礼活动,在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D01标段举行,6对中埃员工夫妻在众人的见证下,共赴一场“特别”的中式婚礼。
海信国际营销公司中东非区总经理欧扬介绍,该项目投资3800万美元、占地约200亩,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投产,一期建成后年产150万台高质量屏幕,除满足埃及本地需求外,产品大部分将出口到欧洲、中东、非洲等市场,项目达产后每年将为埃及创造外汇收入约1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约400人。
当地时间7月28日,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开罗与埃及巴德尔大学汉学研究所签署了合作设立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的协议,并举办了揭牌仪式。
“中国故事”之“埃及人眼中的塞西总统中国行”讲座日前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中阿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中阿传统经典互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的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中国、埃及合拍纪录片《海丝双城记之从刺桐港到亚力山大港》6月30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双方主创团队对话会暨埃及开机仪式。
6月25日,“茶和天下”·尼罗雅集活动暨厦门文旅推介会在开罗举办,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中国驻埃及大使兼中国驻阿盟全权代表廖力强、使馆参赞兼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易、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国娣等中埃各界嘉宾150余人出席活动。
近日,中曼埃及公司在埃及撒哈拉沙漠东部区域举行新区块水井项目开钻典礼,这标志着中曼队伍拉开了新区块合同作业的序幕。
本班光伏产业园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40座太阳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2千兆瓦,目前已有32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营。
中国-埃及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考古基地正式启动。
上海博物馆、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员会5月共同宣布,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联合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将持续至2025年8月。
在埃及红海之滨的荒漠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充满活力,不断吸引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逐渐成为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示范项目。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埃及最大的综合性房建项目,其中的标志塔高达385.8米、被誉为“非洲第一高楼”。该项目建设获得了埃及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量赞誉。作为项目的承建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工程、廉政两手抓,高质量推进建筑工程的同时,多措并举打造廉洁示范工程。
中国和埃及是志同道合、彼此信任的好朋友,也是携手发展、共同繁荣的好伙伴。今年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两国元首共同引领双边关系蓬勃发展。
《合作规划》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明确了中埃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与合作内容。
显示 934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