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达2.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6%。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有什么亮点?经费投入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记者10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1年,该行发放700亿元(人民币,下同)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重点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作出积极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蓝皮书,首次公开了其针对大湾区当下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加快推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近日,国开行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的指导意见》,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十四五”期间总体安排投放专项贷款3000亿元,其中2021年安排投放500亿元,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消息,3月24日,第八届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十三五”时期,一批“国之重器”亮相,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多领域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
为推进上海乃至我国交叉计算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要领域的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1月9日,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在上海正式揭牌,未来将落户徐汇西岸。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国立科学院9日在京联合发布《北京宣言》,共同倡议加强基础研究,并提出建立青年科学家高层次交流平台,承诺进一步加强两国科学院的互信、共识与合作。
显示 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