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融资缺口约为15万亿美元。为在未来20年为所有人提供基础设施,全球每年在基础设施领域支出需比前一年增加近1万亿美元。
由于气候变化,资源危机和清洁水获取正变得更加困难,水成为重大全球发展挑战。为惠及农村地区最贫困社区,充分基础设施将不可或缺。
基础设施发展将在落实亚太地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寻求可持续基础设施应是亚太地区发展议程的核心。然而,亚太地区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影响着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由于通常通过政府担保手段来借贷资金,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国有企业在初期很难以商业条件进行借贷。因此,国企在为基础设施项目吸引外国融资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文章认为,国企向国际贷款实体借贷面临着企业治理、透明度、能力、定价、货币冲突和法律风险七个方面的挑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13日在卢森堡批准贝宁、吉布提和卢旺达三国加入。待上述三个域外成员国完成国内的相应程序并认缴首期出资额后,将成为亚投行正式成员。至此,该行成员数达到100个。亚投行方面当天表示,其已在18个成员国开展45个项目,共计批准贷款85亿美元。
本报告建议让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到应对巴西基础设施市场的主要挑战中来。目标是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信任,以便他们共同动员更多的国内和国际融资,以满足巴西的长期基础设施需求,并提高长期投资者对巴西基础设施市场的参与度。
气候变化及空气污染将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政府需要想办法吸引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以满足建设低碳基础设施的需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29日发布首份融资报告,称私营部门在参与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潜力远未充分释放,私营部门投资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几年日益显现。
目前为止,斯里兰卡银行系统运转良好,保持了高增长率及低不良贷款率。同该国GDP相比,银行业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可利用常规开发援助来推动私人融资的参与并以多种有意义的方式创造投资新机遇。支持大量的私人投资也是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部分,该战略要求在亚洲“加强与同盟国优质基础设施的合作。
过去十年里,低收入国家获得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2%。本文探讨了迄今为止阻碍基础设施领域出现更多私人投资的五个挑战,并提出了五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以缓解这一约束并为低收入国家带来更好的结果。
本文考察了影响亚洲主要国家的银行向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的因素,其中重点研究了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开发的项目。通过研究银行贷款对PPP项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将私人融资扩展到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方面。
东南亚各国政府试图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吸引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利用其能力和创新资源。支持公私伙伴关系实施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利的商业环境、良好的治理、创新的金融计划和公共部门适当管理公私伙伴关系的能力。
美国宣布将提供1.13亿美元支持印太地区的基础设施等领域。虽然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资金规模相形见绌,但忽视美国在区域基础设施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本文探讨了如何调动私人资本用于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些银行是发展金融体系结构的重要补充。
尽管亚洲有着较高的储蓄率,但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基础设施方面,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一缺口产生的原因在于资金流悖论,即亚洲流出的投资组合资金远超流入的资金。
多边发展银行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将基础设施投资的供需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其信誉和金融实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资源,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关注了基础设施债务金融的三种技术:工程债券、基础设施贷款债券化和企业联合组织安排。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Jonathan E. Hillman在《中国通过贷款获得汉班托塔控股权》一文中表示,由于无法偿还债务,斯里兰卡将汉班托塔港的控股权转让给中国并签署了一项为期99年的租约。而汉班托塔港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人们担忧港口可能成为中国的海军设施。本文作者建议,国际投资的接受国应把基础设施项目与更广泛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在更大范围的网络内对项目进行评估并监督总体债务水平,而国际社会也应增加对中国基础设施融资的替代途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加速,海外布局更加广泛,项目类型更加全面。 而伴随着中企海外布局节奏的加快,相关投融资的一些挑战也开始浮上水面。
显示 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