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表示,是时候重建美国破败的基础设施了,并号召国会制定法案,至少为新基础设施投资1.5万亿美元。这只提供了计划梗概。此次演讲没有涉及多个值得考虑的重要细节,尤其是如何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上万亿美元。
发展融资机构的这种再定位面临着巨大的功能性、操作性和地缘政治障碍。如果多边开发银行要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它们须更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优先事项、愿意处理和降低风险,并展开地方行动转型。
通过对一些国家的研究,本书解释了基础设施投资是增加产出、税收、贸易和企业生产力。基于这一证据,本书还给出了基础设施融资的创新模式。
从2017年到2022年,“建设、建设、建设”(BBB)项目预期总投资额为1800亿美元,到2022年用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将达到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7.4%。杜特尔特政府打算利用多种渠道为该项目提供资金,包括公共融资、通过公私合作关系(PPP)获得的私营资本,以及官方发展援助。
本报告探讨了印度公共部门银行基础设施资产的证券化,以便(1)加强资本头寸达到巴塞尔协议III要求,(2)释放资本为新信贷增长机会提供资金,并(3)通过加强机构投资者的资本渠道最终提高向基础设施领域流动的资金。
印度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需求巨大,未来5年预计需要约43万亿卢比(约合6600亿美元)。在印度,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公共部门银行承担,这导致了印度银行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通过将流动性低的基础设施资产转换为可向机构投资者出售的有价证券,资产证券化可帮助印度公共部门银行发放资金。
本文旨在给出有关当前亚太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的方法、优势和劣势的现状报告。本文采用实证主义观点,研究了现今的供需情况,还提出了关于亚太地区未来政策制定的若干建议。
近年来,美国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以满足维护和扩展的需求。随着净投资减少,基础设施平均寿命继续延长,这就要求增加支出来延缓基础设施老化并满足安全标准。该报告认为,实现长期繁荣的最佳方式是促进经济增长并广泛参与这一增长。本着这种精神,本文力求提供一个评估基础设施投资及其融资方法的经济框架。
显示 2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