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针对外贸企业出口成本增加等问题,国家提高了一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缓解外贸企业资金成本压力,稳定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湖北省380户出口企业受惠。为让企业尽快享受到退税新政红利,湖北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定位享受退税政策的企业,确保企业“足不出户”,快速准确收到出口退税款。
“当前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在手订单取消很多、延期也不少,短单多、长单少的困难。”4月1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指出,中国外贸企业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订单下降,很多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署也非常困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日介绍,目前,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全国超过76%的外贸重点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70%。但同时,全球疫情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逐步显现。
此前围绕今年春季广交会的种种猜测,如今终于靴子落地。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全球疫情严峻形势,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
“截至3月30日,全国75.6%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这一数字比上周又提升了4.2个百分点。湖北省也有超过50%的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在4月2日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
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南京市已复工外贸企业达5000多家,占2019年有实绩外贸企业的91.5%。在未申报复工的外贸企业中,大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利用网上办公。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获悉,内蒙古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保证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畅通,积极帮助中小外贸企业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帮扶政策。今年前2个月,内蒙古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71.5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列全国第四位。
为促进肥东县生产型出口企业稳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肥东县税务局实行出口退税网上办、便捷办,开辟“绿色通道”,大幅节约了企业的办税成本和办税时间。
在13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快速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基于对供给和需求形势变化的研判,当前中国政府贸易政策的核心是稳住外贸基本盘,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为外贸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记者从商务部12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随着密集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各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加快态势。山东、安徽、辽宁等8省份外贸企业复工率超过80%,“浙江、江苏、上海等19省份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到或接近100%。”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说。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3月12日介绍,随着密集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各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加快态势。
8日,记者从乌鲁木齐海关了解到,8项措施包括支持新疆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区内维修业态发展、简化入区海关监管模式、支持区内企业信用等级提升、提升区内信息化管理水平、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助力新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发展、支持新疆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5日介绍,目前,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加快。浙江、天津重点外贸企业已100%复工,广东、江苏、上海、山东、重庆复工率超70%。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效果显现,各地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全国进出口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的积极势头。
近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为该公司办理出口退税5.5亿元,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自贸区落袋的单笔最大退税款。
对外贸企业来说,订单就是生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复工延迟,供应链断档……80%以上的订单来自海外,这可怎么办?现实问题让浙江玉环江林水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长友愁眉不展。节骨眼上,玉环市委、市政府开动“复工指导专班”,深入企业一对一解决难题。“现在,所有生产环节都运转正常了。
海南省积极协调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省20家重点外贸企业和16家水产加工出口企业已于2月28日全部实现复工,这些企业进出口额约占该省外贸总额的90%。
深圳近期通过调动企业“内力”、打通供应链“外循环”、建线上平台扩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北各地指导外贸企业制订开工防控预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积极协助外贸企业办理不可抗力证明。同时,加大线上政策信息发布、解读及网上培训力度,开展外贸企业精准帮扶活动,及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
记者从22日举行的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月20日,江西共有2176家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全省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达69.5%,格特拉克、费森尤斯卡比、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延长春节假期,减少人员聚集,广大外贸企业原有的开工节奏面临调整。连日来,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广大外贸企业也制定新的生产经营策略,积极沟通海外客户,将疫情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显示 144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