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新工厂升级改造如火如荼,研发中心布局建设紧锣密鼓……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记者实地探访多家外资企业看到,“忙碌”和“信心”成为天津外企开年发展的关键词。
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122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1208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8个。
2月1日,天津市就围绕进一步稳增长扩投资、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扶持现代产业等九方面发布33条政策措施。
在1日举行的天津市重点推介项目首期集中签约仪式上,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的38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方面。
2022年以来,延宕反复的疫情形势与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给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服务支持外经贸企业合作共赢、“抱团出海”,天津搭建“走出去”合作平台,在给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效显著。
1月10日,从天津市商务局获悉,1月15日,天津赴日本、韩国经贸代表团将正式启程,近30家天津市外贸企业也将随团出访。此次出访将进一步巩固日韩招商渠道,拓展一批投资项目,抢抓一批外贸订单,促进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加快落地。
1月4日,天津市商务局组织的赴新加坡、中国香港招商团组正式启程,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组织的第一个赴境外商务招商团组,将扩大天津与新加坡、中国香港在投资贸易和港口航运领域合作,开展对外招商推介,进一步拓展招商渠道,捕捉投资项目信息,推动一批在谈项目加快落地。
新年钟声敲响,激起2023年的奋斗雄心。记者元旦假期走访北方经济重镇天津,感受到社会各界“时不我待、起跑即冲刺”的发展干劲:抢订单,忙招商,抓项目……全力跑起来的一域,成为中国经济开新局的生动缩影。
今年前11个月,天津海关为天津市企业签发RCEP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3800余份,签证金额约16.59亿元。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出口货物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820万元。
从天津分行举行的2022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1月末,天津市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企业达634家,较年初增加336家,前11月便利化业务达855亿元,同比增长80%。
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近日公布了“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和国际化人才遴选结果,共有74个案例、9位国际化领军人才和24位国际化人才入选。
近日,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启运仪式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同步举行。
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11月27日上午10时,随着火车鸣笛,一列满载汽车、机械设备和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天津新港站发出,将经过二连浩特口岸站前往蒙古国。
工信部日前公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天津共有64家企业入选。
11月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发挥先导区‘头雁’效应助力滨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信息技术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永远地改变并发展了新范式的创新和生产方式。”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党组书记、“信创”海河实验室专家孟祥飞说。11月16日,廖湘科院士、陈军院士和数十位国家级高端创新人才以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代表参加的“计算-数据-智能融合驱动的材料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天津举办。
11月15日上午,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进了SMC气动元件、爱旭科技、朝亚大数据、精雕数控、大族激光等重点项目。京滨城际北辰站已于近日建成,将按照“站商一体、站城融合”的思路大力推进天津市近郊开发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高地。
11月14日上午,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将推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进一批北京优质健康产业资源,推动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示范性的北京项目建成运营,到“十四五”末,相关联的产业规模达到百亿级。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当地时间10月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塞尔维亚国家航空公司塞尔维亚航空将于12月开通直飞中国天津的航班,他还说,这是个“大新闻”。
10月25日,从天津经开区获悉,截至10月24日,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今年累计进出口值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2.8%,实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显示 452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