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18 11:40:16

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发挥先导区‘头雁’效应助力滨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王君妍 摄

11月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发挥先导区‘头雁’效应助力滨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介绍,自2021年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500余家,带动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考核评估中排名第四。

据悉,天津市滨海新区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形成1个(石油化工)三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汽车和装备制造)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7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综合发展水平获得4级以上称号。重点建设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10条主导产业链,1-9月产业链实现产值6669.95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0.8%;1-9月全区规上工业实现产值8255.59亿元,同比增长8.6%。着力推动总投资4990亿元的中环光伏叠瓦组件项目等271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9月工业投资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15.7%。

据介绍,滨海新区面向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5大领域,打造近300个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等10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赋百景,智慧滨城建设按下加速键。

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国信创产业链条最全,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滨海新区信创产业相关企业约1200家,全年营收约900亿元。为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中小企业转型,新区研发发布了先导区公共服务平台,以“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信创”为特色,为人工智能开发打造“算力、算法、数据、开发工具”一体化支撑环境。截至目前,平台算力超过100P,开放公共数据资源600TB,汇聚华为云、紫光云、联通、百度等2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

张桂华介绍,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成为美丽滨城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推动先导区在综合支撑力、产业聚集力、创新创业活力、融合创新应用等水平和能力的大幅提升,持续攻坚核心技术、持续挖掘应用场景、持续举办大型活动,探索形成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天津(滨海)模式”。

“滨海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持续推进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战略,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为使命,建设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努力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力争年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不断开创全面建设新时代美丽“滨城”的新局面。”张桂华说。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这场聚焦新兴产业的政企恳谈会,内蒙古谈出合作新机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一场聚集了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企业的恳谈会上推介内蒙古这两大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

内蒙古聚焦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精准招商

4月16日至22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与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办事处、驻深圳办事处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相关投资促进部门组成招商小分队,赴广州市、深圳市、杭州市、北京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