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空能力不能直接养活饥饿的人,但能够有力推动解决饥饿的起因和应对饥饿,以及实现其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利益。为作出明智政策和发展决策,人们需要认识到,投资太空和解决基本需求确实可以同时进行。
在过去10年里,外层空间见证显著变化。许多变化——从参与者数量和多样性到空间安全优势,再到新技术的出现——让空间治理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阿耳忒弥斯月球计划将促进多样性与合作,但同为太空强国的中国和俄罗斯却被冷落。随着美国试图为月球采矿制定规则,新的太空竞赛似乎注定要沿着冷战的断层线分裂世界——以及月球。
卫星群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在接下来10年中,为构建卫星群,各国或将发射上千颗卫星。对于定位卫星,特别是低地球轨道卫星,可靠且负担得起的发射服务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是市场需求和特殊商业市场条件的技术分析。
卫星的升级、对地球观测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新型太空服务的商业化,显然已经开始影响所有欧洲人尤其是西班牙人的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完成火星任务,行星探索正从科学驱动的科学追求演变为经济驱动的追求。对印度来说,将行星探索商业化必须成为国家优先事项。这就需要私营部门更多关注和贡献,特别是初创公司,以确保充满活力的太空计划。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给中国航天计划至关重要的一年画上了圆满句号。作为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将使中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算上这次发射,中国成为过去一年中全球火箭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总共34次),超过了美国(27次)。预计今年将发射超40次。
显示 7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