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太空愿景”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太空成为新的竞争窗口。
据一位顶尖的火箭科学家说,到2025年,中国或许就能将首批付费进行亚轨道旅行的乘客送到太空边缘。曾担任长征十一号火箭项目总指挥的杨毅强是中国一家火箭商业开发公司的创始人。他表示,最迟到2027年,中国商业航天的“春天”便会到来。
第二次“太空竞赛”给英国的经济、安全、利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威胁和机遇。为帮助英国驾驭相关威胁和机遇,兰德公司为英国航天局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探索到2050年太空未来的各种可能用途,并确定英国航天部门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及其影响。
据预测,到2030年,在轨运行的卫星可能多达10万颗。这些卫星——以及用以发射它们的发射服务——是全球太空经济最显眼的部分。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年收入将从目前的40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
卫星的升级、对地球观测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新型太空服务的商业化,显然已经开始影响所有欧洲人尤其是西班牙人的生活。
显示 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