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利率与前次持平。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4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2%,为2018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直接融资增多、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三个方面合力推动。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巴西央行6日宣布将今年基准利率从3.75%下调至3%,为2019年7月以来连续第7次降息,创下该国1999年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纪录。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将开展2020年第四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二十国集团应支持各国央行加强合作,为遭受流动性危机的国家提供必要的金融资源。主要的央行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以帮助陷入危机的国家,包括:建立机制,为其它央行持有的本币计价的主权资产提供现金;提供额外的流动性互换额度;在某些关键情况下,将互换额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援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31日发布公告称,开展逆回购操作200亿元,利率与前一日持平。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3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至2.2%。这是2月17日以来央行首次开展逆回购操作。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并将传导至实体经济,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开展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500亿元,利率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这是2月17日后央行首次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对外表示,当日在香港成功发行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投标总量是发行量的3.5倍,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将开展2020年第三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墨西哥央行3月20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6.5%。
在2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未来预计还是在7元附近上下波动,有贬有升,继续双向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3月16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利率与前次持平。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记者3月12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逾百万亿元,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债券市场如何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证券法施行对债券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何进展?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此一一进行了解答。
中国人民银行26日表示,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人民银行系统要把再贷款再贴现快速精准落实到位,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充足。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更大力度地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利率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同时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显示 825 条中的 541 到 5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