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最新发布报告,将尼日利亚长期本外币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B级,展望稳定。
据尼日利亚《每日信报》10月22日报道,联邦矿业和钢铁发展部长Abubakar Bawa Bwari呼吁各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这是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所必需的。
据尼日利亚《财务观察报》10月23日报道,尼日利亚工贸投部战略和沟通顾问丹尼尔斯表示,联邦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通过启用闲置的电力资产,计划在未来12-18个月内为国家电网增加4.2千兆瓦的电力,为该国的工业中心和贫困社区增加电力供应,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佳利用。
据尼日利亚《太阳报》10月23日报道,挪威驻尼日利亚大使Jens-Petter Kjemprud表示,挪威愿意加深与尼日利亚的关系,特别是要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加强合作。
据tori.ng网站10月23日报道,尼日利亚副总统奥辛巴乔周二在第19届阿布贾汽车博览会上表示,尼日利亚每年花费大约80亿美元用于汽车进口。
据尼《卫报》23日报道,尼日利亚基础设施银行总经理Adekunle Oyinloye指出,《国家综合基础设施总体规划》(NIIMP2014-2043)提出“第一个5年计划”——投资1270亿美元的目标,现在看来很难实现。
据尼日利亚《先锋报》10月18日报道,以副总统奥辛巴乔为首的尼日利亚和国际政要,宣布在阿布贾举行的为期四天的企业家精神能力建设峰会将于2018年10月25日下周四开幕。被称为“王国峰会”的此次会议,也将于次日在拉各斯同期召开,并在10月28日星期日结束。
尼日利亚《有线网》10月18日报道,截至2018年10月16日,储备金从2018年9月26日的44,458,822,331美元降至为42,916,930,792美元。
据尼日利亚《人民日报》10月17日报道,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表示,2018年9月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11.28%,比2018年8月(11.23%)环比高出0.05个百分点。
据尼日利亚《每日信报》10月18日报道,非洲领导、战略与发展中心代理执行主任Monday Osasah表示,采矿和采石业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10.7%增长了14.85%。
据尼日利亚《每日信报》10月18日报道,在尼参议院通过关于批准发行27.86亿美元欧洲债券、以及批准另外8254万美元用于对到期债券进行再融资的法案后,尼联邦委员会会议周三批准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总额为29亿美元的欧洲债券。
据路透社10月18日报道,尼日利亚预算与国家计划部长乌多玛表示,尼联邦政府计划将2019年政府预算规模减少至8.65万亿奈拉,较2018年下降5.15%。
据尼日利亚《太阳报》10月16日报道,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国务部长卡奇库博士周一在阿布贾举行的尼日利亚天然气协会第11届国际会展上表示,尼日利亚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健全的行业蓝图,以应对国家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
据尼日利亚《抨击报》10月16日报道,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董事总经理巴鲁周一在阿布贾举行的尼日利亚天然气协会第11届国际会展上讲话时指出,由于电力部门的问题,特别是输电和配电问题,导致天然气生产井非正常关闭,导致每天损失5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这对尼日利亚天然气行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亿利资源集团13日与尼日利亚伊莫州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沙漠治理、生态旅游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展开合作。
据尼日利亚《每日信报》10月12日报道,科学和技术部长奥格邦纳亚·奥努博士昨天在位于阿布贾的办公室接见国际能源宪章秘书长乌尔班·鲁斯纳克博士时表示,尼日利亚正在努力确保能源效率,以实现真正的经济多样化。
据尼日利亚《卫报》10月8日报道,尼日利亚22.2万亿奈拉的巨额债务现在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更大的不成比例的影响,这种情况将导致该国永久借款。但是,唯一能够改善的解决方案是,以更好的治理紧急实施政策,使国家的收入基础增长并多样化,以避免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
据尼媒体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尼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的转账交易额达到2160亿奈拉,较去年同期增长56%。
据尼日利亚《抨击报》10月9日报道,尼日利亚副总统奥辛巴乔周一在阿布贾总统别墅旧宴会厅举行的第9届总统季刊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现任政府迄今已向全国30多万人提供了总额为151.83亿奈拉的无息贷款,受益者包括商人,工匠和农民,每个受益人的收入在N50,000和N550,000之间。他相信,如果每年花10亿奈拉在穷人身上,现任政府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据尼日利亚《泰晤士报》10月9日报道,石油国务部长卡其库表示,现任政府为减少石油产品的进口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内炼油厂将预计在2019年底之前完全恢复产能。
显示 626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