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东营市政协副主席张义泉带队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调研。
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聚焦发展引育人才、集聚人才推动发展”理念,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人才引进,全力优政策、搭平台、强服务,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优化机制育才用才,为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3月26日,记者在山东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发货场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排列有序,大型吊车正在为运输货车吊装机组外运;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带着口罩、安全帽正在加紧生产来自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外的订单……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23日,记者在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山东国宏中能年产11万片碳化硅衬底片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塔吊不停地在装卸物料,几十名戴着口罩、安全帽的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各类施工设备轰鸣作响,穿梭作业,工地建设如火如荼。
连日来,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担当作为,狠抓防控、主动服务,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和企业开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当前,在“严防输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新阶段,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各相关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努力将疫情对企业运行影响降到最低。
“截至2月16日,已有47家企业实现正常生产,共登记备案外来车辆607车次,所有车辆在进入河口的各个交通检查点时都能够顺利通行,保障了复工复产企业原材料供应。”2月17日,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工会主席韩学花告诉记者。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2月19日上午,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大牟村第一书记李红景代表村民将一面绣有“爱心企业解民忧,真心帮扶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位于河口经济开发区的东营安诺其纺织材料有限公司。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防疫工作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工作不动摇,把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作为经济工作重点,精准施策,全力推进项目和企业开工复工复产,支持中小企业渡难关、保经营、稳发展。
连日来,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引导企业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严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前提下,分类施策,灵活安排,有序复工复产。
新年伊始,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双招双引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油地结合大平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口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保面突点,探索机制体制,落实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推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品牌彰显价值,品牌铸就辉煌。富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富海油品”牌节能清洁车用汽油产品、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环”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产品分别被认定为2019年度山东优质品牌产品。
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李利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东营市首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近日,东营市科学技术局根据《东营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拟批准筹建东营市新型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2月23日至12月27日。其中,河口经济开发区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乙烯酮类医药中间体技术创新中心被列入榜单。
落户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的欧米勒电气有限公司隶属于德国欧米勒电气集团,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高端专业化输配电电气企业,是欧米勒集团在国内唯一的生产制造基地。
位于山东河口领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海螺型材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将“过硬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公司党建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充分激发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公司党建工作卓越争先、全面过硬。
12月20日下午,东营市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三组到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第七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隆冬时节,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山东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人头攒动、机声隆隆,公司员工正在赶制一批来自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的风电电机订单,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今年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双招双引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油地结合大平台”四个目标定位,“腾笼换鸟”、“内育外引”,全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
显示 8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